【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認識實用穴位:腎俞穴
                取穴
腎俞穴位於背部腰處第十四椎下即腰第二腰椎下,離脊正中1.5寸屬足太陽膀胱經,先找肚臍正對背脊中央命門穴同位置,往旁1.5寸處(約二指距離)。俞意輸,腎氣由此穴輸於膀胱經,腎與膀胱相為表裏經藏,別名高蓋。
腎俞穴功用
1.治氣喘:屬腎虛氣喘,用灸法、加灸關元穴和足三里穴。
2.治乳房痛:適合肝腎陰虛型者,配合太衝穴。
3.治腰痛、急性腰扭傷:急性腰扭傷可配合委中穴放血。久病,寒溼腰痠痛無力或腰柱退化性關節炎,用灸法。
4.治坐骨神經痛或麻痺:下腿不能屈伸,步行不利,配合足三里穴,用灸法,補腎疏經活絡。
5.治遺尿、夜尿、尿床特效穴:用灸法,強腎助膀胱括約肌正常收放。
6.治前列腺炎或退化或肥大:配合拍打關元穴,灸腎俞穴或常按摩此穴至有熱感。
7.治尿血:尿量少,排尿頻繁,伴有腰痠,先按三陰交,再按腎俞穴,最後按血海,和足三里穴。
8.治陽痿、遺精:先按三陰交穴,再灸腎俞穴,加灸關元穴效果更好,要耐心久治。
9.治便血:伴有熱象口乾咽痛,直接按穴;其他用灸法,約灸十至三十分可止血。
10.治痔瘡痔漏:先按承山穴,再灸腎俞穴。
11.治腎炎:配合三陰交穴,補水瀉五藏之熱。
12.治神經衰弱特效穴:腎為作強之官,腎又藏志,又主髓海在腦,有強志醒腦作用。
13.治痛經:灸本穴可調理血室,尤適合子宮後傾經來腹痛腰痛。若是月經結束後腹痛為虛痛,灸本穴後加灸關元、公孫穴效果更好。
14.治閉經:補益腎氣,灸十至三十分鐘,加按三陰交穴,調和氣血,補脾健胃通經去瘀。
15.治月經過多:伴腰膝痛痠軟,為肝腎陰虛用灸法,或因急躁易怒肝火上亢所致,可揉按本穴。
16.治崩漏:腎陰虛或腎陽虛,經血淋漓不斷,甚可達一至兩個月,按腎俞、陽陵泉,配合血海、三陰交、內庭等穴使血歸經而不漏。
17.治不孕症:尤其適合無排卵性月經,灸本穴強腎助陽,配合關元和三陰交穴。
18.治腎病臉黑生白斑點:用灸法斑點會消失,療效良好。
19.治白帶:尤其適合白帶稀稀或有泡沫,用灸法。
20.治耳聾:屬腎虛耳聾,用灸法。
21.治糖尿病:此病久則傷腎,用灸法,防新陳代謝機能障礙。
22.治精液缺乏,精蟲數不夠:配合關元、三陰交穴。
23.治神經衰弱:配合百會、內關穴。
24.治風溼性關節炎:遇寒腰腿痛,配合委中穴。
25.治老年人小便多:配合關元穴,用灸法。
——摘編自《按開人體的竅穴位玄機妙用》,(博大出版提供http://broadpressin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