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認識實用穴位:足三里穴
取穴
足三里穴位於膝眼下三寸,約四橫指的距離,有一凹溝處。或以手大拇指按膝蓋上,其他四指併攏,放膝蓋骨外側,中指尖碰到的凹陷處。按著穴位,抬起腳趾尖,會痠脹得令人受不了。針灸此穴傳感可達腳背。
本穴屬足陽明胃經,為該經脈氣之所入,為合穴,五行屬土,為土中之土,能同時調理手足三陽之氣。里之義為寬廣,古時井田制度,九百畝為方里,陽明經有多氣多血特質,胃為水穀之海,陽明行氣於三陽,所以以里形容其脈氣流布廣。六腑皆出於足三陽,上合於手,所以手陽明有手三里對應。
古人常步行辦事,長途跋涉後,腳軟寸步難行,按此穴後健步如飛,可再走三里,故名足三里。為馬丹天星十二穴之一,是救急回陽九針之一,也是四總穴之一,別名:鬼邪、三里、下陵。
足三里穴功用
1.強壯穴:常灸此穴,可使元氣不衰。但是小兒禁灸,灸了易生疾病,眼睛會看不清,須至三十歲後才可灸,灸了可增強視力。
2.鎮定作用:此為回陽九針之一,古人用此穴治療被鬼擊諸症。
3.腸胃調理:四總穴中說:「肚腹三里留」,只要是腸胃問題,都可以藉由本穴調理治療。
4.預防中風:如果足脛上足三里附近,時不時有突發痠重麻痺狀,很久才緩解,是中風前兆,常灸本穴有保健作用。
5.治鼻炎:本穴有升清降濁作用,可治肥厚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可搭配迎香、合谷穴治療。
6.治食慾不振:為脾病,因胃與脾經相表裡,所以本穴可以提振胃陽、清氣陽氣以助消化。
7.治嘔吐、吞酸、吐酸、呃逆:灸本穴一小時,必效。可配合中脘、內關穴治療。
8.治上吐下瀉:用鹽塞肚臍,強按本穴。
9.治半身不遂、小兒麻痺後遺症、腰腿膝無力:可配合陽陵泉、太衝、合谷等穴治療。
10.治退化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痛風、膝蓋腫痛,蹲站不利等症:可配合陽陵泉、委中穴治療。
11.降血壓、止眩暈:配合曲池穴、合谷穴,可降上逆之濁氣。
12.治腳踝扭挫傷、冷風溼痺:可配合丘墟、手三里穴治療。
13.治牙疼、頭痛、咽喉痛、耳鳴:本穴有鎮靜鎮痛作用。
14.治小便不順暢:有利尿作用。可配合陰陵泉穴治療。
15.治大便閉結、便祕:本穴可促進腸子蠕動,治便祕。可配合內關,承山穴治療。
16.治胸脅肋疼痛:本穴對經絡所過之處有鎮痛作用。可配合內關穴治療。
17.治眼睛紅腫模糊:本穴有降逆涼血作用。可配合風池穴治療。
18.治水氣水腫:本穴有利尿去溼作用。可配合陰陵泉、水分穴治療。
19.治氣喘胸痛、心絞痛:本穴補脾土生肺金,能降氣。
20.治頸椎病:尤適合痰瘀型。可配合風池穴治療。
21.治肩背痛、膏肓痛:適合虛弱性、疲勞性所致循環障礙,本穴可壯元氣。
22.治神經性胃痛:可配合中脘穴治療。
23.治耳鳴:可配合聽會穴治療。
24.治中暑休克:可配合百會、人中穴治療。
——摘編自《按開人體的竅穴位玄機妙用》,(博大出版提供http://broadpressin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