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認識實用穴位三 風池穴

風池穴。(博大出版提供)
風池穴。(博大出版提供)

文/溫嬪容中醫師

取穴

風池穴位於耳後頭枕骨下,髮際內有個凹陷處,屬足少陽膽經。本穴有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陽維脈、陽矯脈等四條經脈在此交會。風池是風之池,正是風邪最易入侵門戶。意思是指風的凹陷處。風是外感疾病六淫(風寒暑溼燥火)之首,而風為百病之長,所以風池治療一切風病。尤其是治中風特效穴。實證用針,虛證用灸效果較好。

風池穴功用

1.風池穴不但治療天氣外風所引起風寒感冒、頭痛和中風。

2.也治療內風,尤其是肝風內動所引起的風病,例如神經疾病、偏頭痛、暈眩耳鳴、頭搖手足震搖等病。

3.有中風前兆時,例如大拇指食指麻、手腳不靈活、肌肉時有跳動、手指足趾端麻、頭暈、舌頭僵硬等症狀,可灸風池穴。男性先灸左側風池穴,再灸右側穴;女性則先灸右風池,再灸左穴;依性別特性、平衡陰陽氣血,就可預防中風發生。

4.血虛頭痛會痛到眼角,或習慣性頭痛,按風池穴可行血疏經通絡,鎮靜神經作用,而達到止痛效果,並可醒腦開竅。配合合谷和內關穴。

5.本穴還可以治療頭痛所引起頸部僵硬痠痛,或頸部痠痛而引起頭痛。配合天柱、後谿穴。

6.風池穴也可治療眼睛疾病:眼模糊、目乾澀、眼遇風流淚、眼屎多。按此穴方法:要往對側眼睛按去,例如按左風池穴,要往右側眼睛按去,按壓穴時,會有痠麻脹痛感覺。

7.治高血壓:配合百會、曲池、合谷、陽陵泉穴。尤適合頭痛頭眩暈引起的血壓高。

8.治眼角膜炎、結膜炎:配合攢竹、太陽、合谷等穴。

9.治咳嗽:因風寒引起的咳嗽,尤其適合一吹到風就咳者,配合合谷和中渚穴。

10.治皮膚癢:尤其是蕁蔴疹,吹到風就起風疹,配合曲池、血海穴。

11.治中風後諸症:中風後口眼歪斜、手足無力、頭重、頭搖、痙攣,配合曲池、合谷、陽陵泉、太衝等穴。

12.治顏面神經麻痺:主要袪風止痛,疏經活絡,配合合谷、足三里、陽陵泉、地倉、攢竹等穴。

13.治眩暈:不論肝陽上亢、肝血不足、內耳不平衡、氣血虛或痰飲引起的眩暈為必用之穴,配合內關、百會、氣海、曲池等穴。

——摘編自《按開人體的竅穴位玄機妙用》,(博大出版提供http://broadpressinc.com/)◇

延伸閱讀
乾眼症out!中醫護眼智慧
2025年09月01日 | 1個月前
【鄧醫談養生】克隆氏症的中醫治療
2025年09月08日 | 1個月前
「蛤!你供蝦米?」重聽非老人專屬
2025年09月01日 | 1個月前
中醫急救錦囊 緩解旅行不適症狀
2025年09月04日 | 1個月前
揮別處暑季節 白露養出水潤肌
2025年09月01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