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簡易按穴療法 月經症候群

女生的月事,引起的身體失常,真的很難受,需要身邊人的呵護和體諒。月經前七至十四天,因卵巢功能失調、體內水分滯留過多、骨盆腔充血、雌激素升高和自律神經失調等生理因素,加上個性、生活習慣、情緒管理等總合所引起的各種生理變化,多數人持續到月經來臨即緩解,少部分人會持續到月經結束。
月經症候群的症狀相當多種,常見的症狀有:下腹痛、精神煩躁、恍神、身體發熱、緊張、失眠、神經過敏、全身痠痛、乳房脹痛、頭痛、頭暈、腹瀉、小腹重墜、腰痠背痛、浮腫、長青春痘、皮膚癢、起風疹塊、嘔吐、口舌生瘡或潰爛、嘴破、四肢抽搐,還有因經血不正常流向所引起的代償性月經、逆經、倒經、錯經所致的口、鼻、眼、耳出血、便血、尿血等症狀。
在此簡介一些食材能緩解月經症候群所引起的不適:
● 頭痛:可食用菊花、桑葉、山楂。
● 全身痛:可食用香菜、韭菜、豬骨、豬筋。
● 乳脹:可食用芹菜連根煮粥。
● 身體發熱:可食用蓮藕、綠豆湯、豆腐。
● 腹瀉:可食用芡實、蓮子、薏仁、豬腎。
● 嘔吐:可食用生薑、蘿蔔。
● 皮膚問題:可食用菠菜、白菜、山楂、百合、豆腐、胡荽。
● 頭暈:可食用木耳、猪肝、菊花。
● 浮腫:可食用冬瓜、玉米鬚、葡萄、蘋果、西瓜、薏仁、紅豆。
● 煩躁:可食用百合、巧克力。
● 出血:可食用蓮藕、花生皮。
除此之外,平日按壓下列穴位,不僅能作為保健穴,且能調經、減少經前不適的嚴重度。
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之間,食指第一掌骨的中間點。專治頭面上的病,凡是頭部的症狀,頭痛、頭脹、頭暈、冒汗、緊張、全身痠痛、眼浮腫皆可按。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內踝上三寸(約四橫指的距離)。治療內分泌失調,神經衰弱的名穴,更是治療月經病的必用穴,是肝、脾、腎三條經的交會點,有氣血兩補的功效,凡與肝、脾、腎有關的月經症候群皆可治。
血海穴:在膝蓋內側之上方(約四橫指的位置),為血之海。膝臏上二寸。專治一切血病、清血、去瘀血,還可去溼,和血有關的月經病及皮膚病皆可治。
——摘編自《按開人體的竅-穴位玄機妙用》,(博大出版提供http://broadpressin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