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醫談養生】銀髮保健:骨質疏鬆吃鈣片?

高齡長者身高變矮、出現彎腰駝背、脊頸彎曲等現象,但不會疼痛,就要注意是否有骨鬆現象。(123RF)
高齡長者身高變矮、出現彎腰駝背、脊頸彎曲等現象,但不會疼痛,就要注意是否有骨鬆現象。(123RF)

文/鄧正梁(濟德中醫診所院長)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疾病,其特徵是骨量減少和骨骼微結構退化,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容易骨折。骨質疏鬆想缺鈣補鈣,就開始吃鈣片,但是補了老半天,還是骨質疏鬆、沒有進步。 為什麼吃的鈣片無法進到骨骼把骨密度補起來呢?

人體青年階段骨頭最強壯,30歲以後骨量開始走下坡,尤其女性更年期後加速骨流失,易形成「骨質疏鬆症」。有些高齡長者身高變矮、出現彎腰駝背、脊頸彎曲等現象,但不會疼痛,就要注意是否有骨鬆現象。

 女性更年期後加速骨流失,易形成「骨質疏鬆症」。(123RF)

由於骨質疏鬆平常不會疼痛,所以長輩容易忽視,但是密度不足的骨骼一碰撞摔倒,就容易骨折,進而影響生活。因此要很注意高齡者生活起居的安全防護。

骨頭強壯——固腎健脾雙管齊下!

中醫經典《素問・宣明五氣》記載,「腎主骨生髓,其華在髮」,這句話的意思是腎與骨骼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係,對骨髓的生長與造血也有促進作用,頭髮的色澤也與腎有密切關係。腎功能沒有恢復,鈣吃下去吸收轉化不了,不但到不了骨頭,還到不了該去的地方,造成腎結石、血管鈣化。 

中醫看到骨頭,就想到腎,要讓骨頭強壯,必須把腎氣恢復起來,「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造骨的原料要充足,就必須強化脾胃。脾胃功能不好,吃什麼拉什麼,吃再好的東西也沒用。

很多老人家,腎氣虛,脾胃也弱,講話有氣無力的,這時再叫他吞一堆鈣片,不但補不進去,反而讓他更不舒服。 

中醫治療須補腎與健脾雙管齊下,補腎可用經方「金匱腎氣丸」,如果腎陽虛嚴重,怕冷、腰膝痠軟、小便清長,可用「右歸丸」,組成有熟地、山藥、枸杞、菟絲子、杜仲、鹿角膠、山茱萸、當歸、附子、肉桂,溫補腎陽,填精補血。還可加入骨碎補、續斷,增強藥力,健脾可用白朮、茯苓、炙草、生薑、大棗等。 

中藥丸。中藥丸。(Shutterstock)

中醫治療從根本上調整,精神變好,腰痠改善,走路有力,睡眠進步,頻尿減輕,表面上治療骨質疏鬆,其實整個人都脫胎換骨,腎功能一好,其管轄的所有東西都改善,老人家服用中藥,氣色變好、臉色紅潤、腰桿挺直、走路穩健,這時再去檢查骨密度,一定會改善。

健骨補腎,生活三關鍵

■ 補腎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補脾胃可多吃黃色甘味食物,如南瓜、地瓜、山藥。多晒太陽,可補充身體的陽氣,陽氣足了,腎功能自然就好。

■ 要有適度的運動,讓氣血流通,幫助骨頭得到滋養。

■ 「恐傷腎」,心情要開朗,長期憂鬱、焦慮,對腎氣是一種損傷。 

「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上中醫治療補腎氣、壯腎陽、健脾胃,就是治療骨鬆最佳辦法!」

延伸閱讀
溼氣纏身浮腫 醫:不喝水才會水腫
2025年07月31日 | 1個月前
愛護你的小心肝 醫:少鬱卒發怒
2025年08月07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