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纏身浮腫 醫:不喝水才會水腫

體內溼氣積聚會讓你總覺得累、睡不飽、精神渙散、臉部浮腫、眼袋出現、毛孔粗大,看起來好像老了好幾歲。梅雨、颱風季,這些問題會更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在《健康1+1》節目中表示,溼氣過重不僅會引發上述症狀,還可能導致全身筋骨僵硬、痠脹無力,甚至造成消化與排泄等方面問題。
「溼」在中醫看來,是一種致病因素,與黏、重、下行、緩行有關,也與在潮溼環境中出現的病症有關。當負責化運的脾系統虛弱,水液不能正常運輸和轉化,「溼氣」就會積聚。
他強調,一般人都以為不喝水可消水腫,但實際情況正好相反,健康飲水才能有效改善上述症狀。你溼氣過重嗎?自我檢測法周宗翰建議通過以下幾方面自我檢測是否溼氣太重:
不喝水,氣血循環更差
周宗翰說,許多人誤以為喝水就會水腫,其實,很多時候不喝水才會水腫。因為越不喝水,身體的氣血循環越差,水分不會被身體有效運用,溼氣淤積的狀況就會越嚴重。
他建議小量頻飲,而不是大口灌、一次喝很多。比如喝一杯500c.c.的溫水,大概花半小時,喝20~30口,慢慢把它喝完。
他解釋,有些人採用「喝水減重法」,以飲水營造飽腹感,一次灌下500~1,000c.c.,這大大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可能會造成腎臟功能逐漸退化。
現代醫學認為,如果腎臟無法從體內排出足夠的鈉和水,血管內壓力就會升高,導致水腫。另外,心臟、肝臟或肺部的疾病,也會造成血液積聚,增加血管壓力,從而引發水腫。
食療排溼消腫
• 赤小豆:利水消腫,「性溫有小毒」。赤小豆及其萃取物可減輕肝功能損傷,對腎臟和糖尿病腎病變有正面作用。
• 玉米鬚水:玉米鬚有明確的消水腫效果,可用於消除腎臟病人的水腫。但自己用玉米鬚煮水,須選擇有機的、無農藥殘留的使用。
• 綠豆水:綠豆可清熱、解毒、解暑及調節胃腸不適,如果加上薏苡仁、扁豆、茯苓、白果,能調節腸胃,很好的幫助排除體內溼氣。其中,薏苡仁可以健脾利溼,改善肝臟功能
• 蔬菜水果:推薦冬瓜、苦瓜、絲瓜等清熱利溼蔬菜。夏季吃西瓜可降火、清腎溼、利小便,幫助溼氣排出體外。
• 藥膳:四神湯由芡實、蓮子、淮山(山藥)和茯苓四種中藥材燉煮而成。以利溼及調和腸胃為主,能提升身體機能。
按摩改善臉部水腫
可使用玉石類臉部刮痧板,或直接用手按。同時搭配保溼乳霜、面霜、面膜等,以免乾搓拉扯造成細紋。按摩方向一定要從下往上,同時也要注意,切勿一直往下、向外拉,否則會造成下垂。
重點按摩部位
• 按摩下顎線,放鬆咬合處的「頷肌」,常按有V臉效果。
• 顴骨往上拉提,有助於鬆開筋膜,達到瘦臉效果。
• 按壓耳朵的後緣,即「翳風穴」,能放鬆連接面部肌群的筋膜,有瘦臉效果。
注意這些NG生活方式
• 久坐不動會加劇溼氣與水腫。
• 甜食、重口味飲食、烤、炸、辣、油膩的食物,會造成腸胃代謝阻礙,容易積聚溼氣。
• 淋雨後如進入冷氣房,容易引發感冒和腸胃問題。淋雨後應趕快換衣服,把身體和頭髮擦乾。
• 未乾衣物會產生霉味或異味,要烘乾後再穿。
• 打開除溼機,保持室內乾燥,能讓睡眠比較安穩。若家中有盆栽,切勿讓其一直積水,否則會令整個空間溼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