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澄清癌藥基金 明年可用七至八十億元

外傳癌症新藥基金經費不足,患者恐等不到藥。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8月24日再度澄清表示,今年編列50億元暫時性支付專款,預估全年僅支用約20億元,剩餘預算將保留並疊加明年再編列的50億元,合計約有70至80億元可供癌症新藥收載,基金規模會逐步累積達百億元,請病友放心。
行政院21日通過115年度總預算案,其中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編列50億元,與114年度相同。病友團體擔憂,額度未增加恐影響藥品納入健保給付的速度。健保署長石崇良日前已澄清,基金性質不同於一般公務預算,若未用完不需繳回,隨新藥使用人數增加支出將逐步成長,未來新藥回歸常規給付後,基金仍能維持百億元規模。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補充,今年2月25日已公告「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作業原則」,新藥在暫時性支付期間會蒐集資料,再由藥品共同擬訂會議決定是否納入常規給付。健保署也強調,所有收載流程均透過醫療科技評估與專家會議,接軌國際指引,並積極議價,確保基金的每一分錢都能妥善運用。
健保署表示,今年編列的50億元暫時性支付預算,預估年底僅用掉約20億元,剩餘將留存基金,加上明年持續編列的50億元,合計預估約有70至80億元可用,逐步累積達到百億規模,提升癌症新藥可及性,並減輕病友治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