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養生——月光冥想

養生需順應自然節律,今年中秋節正好靠近「寒露」節氣,天氣轉涼,陽氣內斂,陰氣漸盛。中醫角度看,人體應順應「秋收」規律,注重養陰、調神、護肺,維持身心平衡。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初秋陰盛陽衰、月夜清涼,是滋養陰精、排解夏熱好時機。沐浴月光下如同「光療」,有助疏肝解鬱,因月亮與「肝陰」相關。
科學佐證也表示結合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月下靜坐能降低交感神經活性,促進副交感神經主導的放鬆狀態,降低皮質醇含量,改善焦慮與壓力。
近期研究進一步顯示,正念冥想能減少情緒失調,提升情緒調節與心理福祉。月光的視覺刺激有助引導大腦進入α波狀態,類似冥想時的放鬆腦波,促進情緒穩定與睡眠品質。
月光冥想步驟
選擇清靜處,避開強光干擾。
閉目凝神,感受月光灑落,進行正念呼吸:吸氣4秒,屏氣4秒,呼氣6秒,重複5~10分鐘。
輕按睛明穴(內眼角上方)或揉太陽穴,促進氣血流通。
順秋氣,護肺陰
中醫觀點認為秋季屬金,肺臟易受乾燥影響。作為秋季轉折點,是預防「秋燥」的關鍵時機,為「收斂精氣」的起點,為冬季儲備能量。
科學佐證也顯示出秋季乾燥易影響呼吸道健康,適當補充水分與輕柔運動可增強肺功能,維持免疫平衡。中醫的「肺主悲」理論指出,思鄉等情緒若未妥善處理,可能傷肺氣,影響身心健康。
入秋保養這樣做:
多飲溫潤飲品,如梨汁或銀耳湯,滋潤肺陰。
早睡早起,避免深夜露天過久,防寒氣傷肺。
進行輕柔運動,如太極或散步,助肺氣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