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胸痛!兩藥膳預防血栓 四習慣護心

無預警劇烈胸痛,可能是心肌梗塞訊號。突發心臟病有哪些症狀?一般人也許不知道,原來「骨折」也是心肌梗塞危險因子,中醫如何看待心肌梗塞?
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國斌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分享心肌梗塞的治療與預防方法。他表示,缺血性心臟病的成因與負責供應心臟血液及養分的冠狀動脈有關。
冠狀動脈內壁因為脂肪、膽固醇等物質堆積而形成斑塊時,會引起冠狀動脈硬化,血管會變狹窄,心臟供血不足,就會出現心絞痛。當冠狀動脈完全阻塞,則會導致心肌缺血壞死,演變為心肌梗塞,屬於嚴重的缺血性心臟病。
預防血栓食療法
心肌梗塞和其他心臟病發作原因之一是血栓。推薦兩道中醫食療方法來預防血栓。
【黑木耳食療】
食材|乾燥白背黑木耳30克、瘦豬肉60克、紅棗5顆、老薑2~4片。
作法|黑木耳洗淨,泡發兩小時至變軟。食材用1,500c.c.水,文火慢熬兩小時以上,濃縮成500c.c.。
吃法|每日一份,飯前空腹服用,早飯前最佳。連續30天。
功效|黑木耳富含多醣等生物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凝血、調節免疫力等多種生物活性。中醫認為,黑木耳養血、活血,幾乎可以防治所有心血管疾病。
【丹參三七西洋參粉】
食材|丹參、三七、西洋參。
作法|以上三種藥材等份研磨成細粉。
吃法|早晚飯後各服用3克。
功效|補氣、活血化瘀,預防血栓。
三七粉需用生的三七研磨,煮過後效果會變差。三七是中醫最常用的保護血管藥材之一,既能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同時又有止血作用。動物實驗發現,三七有保護心臟作用,可減輕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心臟損傷。
西洋參有補氣的作用,特點是「涼補」,不像一般的人參吃多會讓人感到身體燥熱。
丹參也是活血化瘀的良藥。動物實驗發現,丹參可以改善血管發炎和氧化壓力,起到降血壓的作用,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危險因素——骨折
為了及早發現心肌梗塞爭取救命時間,需要察覺危險徵兆。吳國斌提到,一個經常為人忽視的心肌梗塞發作原因是骨折,特別是大腿骨折。大腿骨較大,骨折後可能釋放脂肪進入血液,增加形成血栓的機率。
❝ 在骨折初期,特別是在骨折後一週內,應服用抗凝血藥物,以防心肌梗塞、肺栓塞或腦梗塞。❞
中醫在骨折初期會使用強效的藥物來化解瘀血,稱為「破血」,對於年輕人可用強效的蟲類藥,如地鱉蟲、地龍(蚯蚓),化解血栓效果很好;年長者則應選擇較溫和的藥物,如丹參和三七;再加上天然的止痛藥乳香、沒藥,在骨折後服用3~5天,可以避免骨折後血栓發生。
心絞痛 VS. 心肌梗塞
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在症狀上均會表現為胸痛,通常位於胸骨下方或肋骨後方,疼痛可能會放射至頸部、下頜骨、肩膀及左上肢內側,甚至延伸至小指。
❝ 若胸痛的放射範圍與中醫描述的心經路徑相似,即從手臂內側延伸至小指,應特別留意。❞
■心肌梗塞
心臟血液循環被阻塞,冠狀動脈血栓,心肌壞死。心肌梗塞造成的胸痛常伴隨強烈的恐懼感,患者感到彷彿瀕臨死亡。心肌梗塞的疼痛時間通常超過30分鐘,疼痛劇烈且可能伴隨冷汗。
■心絞痛
心絞痛的疼痛通常較短暫,一般持續10~15分鐘,並且在休息或服用硝酸酯類藥物後緩解。心絞痛多發生在勞累、緊張或激烈運動時,因冠狀動脈狹小,血流減少導致心臟缺氧,引發疼痛。
一動作爭取黃金搶救期
吳國斌強調,若患者經過休息或藥物治療仍無法緩解胸痛,且疼痛持續,應立即前往醫院急救,以免錯失搶救的黃金時間。
等待送院期間,推薦一個可爭取急救時間的按摩法:用手掐入患者的胸大肌,並用力搓揉。這樣能夠讓心臟爆發力量,為醫療救治爭取時間。
心血管病變八大徵兆
除了胸痛,以下8個症狀都預示心血管可能已經出現病變:
●上樓梯會喘。
●偶爾覺得胸悶痛。
●常心悸持續10分鐘左右才會停止。
●曾失去意識昏倒。
●體重短期內增加很多(積水)。
●兩下肢水腫,肚子水腫,出現腹水。
●最近突然沒食慾。
●肩膀、背部、喉嚨、牙齒等部位持續疼痛,治療不見好轉。
吳國斌提醒,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的患者,更加要警惕上述症狀。此外,久坐不動、抽菸、酗酒、壓力大、飲食過鹹也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如果具備其中兩項,更要留意心血管是否已經發生病變。
四個日常護心習慣
吳國斌提到,生活習慣對於心臟健康影響很大,一些小習慣可以幫助保護心臟:
●一天刷牙3次
日常預防心臟病的措施之一是保持口腔衛生。研究顯示,牙周炎細菌會進入血液,並引起全身性發炎,影響血小板-免疫細胞交互作用,進而促進血栓形成。經常刷牙能降低牙周病的發生率。
●運動提升下肢血液循環
踮腳尖(比目魚肌運動)和深蹲等簡單動作,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建議多做「微激烈運動」,如健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伸展操、廣播體操、爬樓梯等,1週2~3次,每次30分鐘。
●睡眠6小時以上
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引起發炎,增加心肌梗塞或中風風險。每晚要睡至少6小時,不過老年人可能因為白天會休息,睡眠時間較短。
●釋放身心壓力
研究顯示,壓力會導致自律神經系統及免疫系統失調,引發炎症,加劇動脈粥狀硬化,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日常應該多做一些有助放鬆的活動,盡量釋放身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