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色差又掉髮?快收藏10種「天然補血食物」
                你是否常常覺得下午就電力耗盡、哈欠連連?或是發現梳子上落髮越來越多,臉上就算塗了腮紅,也蓋不住那層蒼白與憔悴?
小心,這可能是身體「氣血」正在拉警報!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點明了氣血是我們生命的根本。氣,是推動一切的能量;血,是滋養全身的燃料。兩者充足,人自然精神飽滿、容光煥發;反之,則可能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
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前,不妨先從日常飲食開始調整。本文帶你認識菜市場裡就找得到的「氣血雙補」高手,並附上連廚房新手都能駕馭的食譜。
氣血不足嗎?自我檢測一下
- 看臉色:臉色蒼白、萎黃,缺乏光澤。
 - 看眼睛:眼白混濁、發黃,或眼下乾澀。
 - 看頭髮:髮質乾枯、分岔,掉髮嚴重。
 - 看指甲:指甲薄軟、容易斷裂,甲面有豎紋。
 - 感受精神:容易疲勞、精神不振、白天也想睡。
 - 感受體溫:手腳心經常冰冷或發熱。
 - 其他症狀:經常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多夢。
 
如果你中了三項以上,那麼一定要繼續往下看!
|十大補氣血食材排行榜|
★紅棗:不只是甜點,更是「天然維生素錠」。富含維生素C與多酚,幫助鐵質吸收,堪稱天然綜合維生素。中醫認為,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者的良伴。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對其讚譽有加。
★牛肉:補鐵最高效的「血氣發動機」。富含「血紅素鐵」,吸收率遠高於植物性來源,是改善缺鐵性貧血的優質選擇。中醫認為,牛肉入脾胃經,能迅速補充氣血。
★菠菜:被低估的「補血健將」。葉酸的重要來源,而葉酸是製造紅血球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對預防貧血至關重要。菠菜能潤燥養肝、滋陰補血。
★枸杞:滋養肝腎的「紅色明珠」。富含胡蘿蔔素、葉黃素等多種抗氧化物,對眼睛健康尤其有益。枸杞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肝好,造血功能自然強健。
★黑芝麻:烏髮養顏的「黑色寶藏」。優質蛋白質、鈣與鐵,是全方位的營養補給品。中醫認為,黑色入腎,黑芝麻能補肝腎、益精血,對改善落髮、白髮有幫助。
★龍眼肉(桂圓):安神助眠的「甜蜜能量果」。天然糖分迅速補充能量,同時含有鐵質。中醫認為,龍眼肉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特別適合思慮過度、失眠的朋友。
★黑豆:豆中之王的「補腎高手」。豐富的花青素是強效抗氧化劑,有助於維持身體年輕態。補腎益血、健脾利水,能幫助身體代謝多餘溼氣。
★紅豆:溫和消腫的「紅色力量」。富含鐵、鉀與膳食纖維,有助於血紅素合成與體內水平衡,可健脾益氣、利水消腫,被譽為「心之穀」。
★番茄:輔助補鐵的「維C王者」。番茄本身鐵含量不高,但大量維生素C是關鍵!研究證實,維生素C能大幅提高植物性鐵的吸收率,是補血的神隊友。中醫認為,番茄能生津止渴、涼血平肝。
★葡萄(含葡萄乾):補充能量的「元氣果實」。富含鐵質與多酚類物質,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中醫認為,益氣補血、生津止渴,適合體虛貧血者。
補氣血食譜,廚房小白輕鬆上手!
【紅棗枸杞桂圓茶】
作法:紅棗5顆(去核)、枸杞10粒、桂圓肉5c粒,用熱水沖泡,蓋上蓋子悶10分鐘即可。一杯暖暖下肚,溫暖又療癒。糖分偏高,糖尿病患者淺嘗即可。
【黑豆紅豆養生粥】
作法:黑豆與紅豆各30克(先浸泡4小時以上),與50克白米一同放入鍋中,加足量水慢煮至豆子軟爛成粥。豆類不易消化,脾胃虛寒者初期可少量食用。
【黑芝麻糊】
作法:黑芝麻50克、糙米20克,用小火炒香後,以調理機磨成細粉。取適量粉末加水煮成糊狀,依喜好調入少許冰糖。油脂含量較高,腸胃敏感者需適量。
【菠菜炒蛋】
作法:菠菜一把洗淨後快速汆燙、切段備用。雞蛋兩顆打散,入鍋炒熟後,加入菠菜快速拌炒調味即可。鐵質與優質蛋白質的完美結合,家常又營養滿分!
【番茄牛肉湯】
作法:牛肉150克切塊,汆燙去除血水。將牛肉與切塊的番茄兩顆、幾片薑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燉煮至牛肉軟嫩。牛肉的高效鐵質,搭配番茄的維生素C,吸收率加倍。
食療之外 養出好氣血3認知
- 耐心堅持,溫和調養:食療如同細水長流,效果溫和但持久,需要耐心融入日常飲食才能看到改變。
 
- 辨別體質,聰明選擇:若自身體質偏溼熱或有糖尿病等狀況,需諮詢醫師或中醫師建議,選擇適合的食材。
 
- 生活作息是根本: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並搭配適度運動,才是養足氣血的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