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醫談養生】五十肩的保養調理
                手抬不起來,穿衣服要從後面拉,梳頭都成問題,睡覺不敢翻身,壓到就劇痛,疼痛是鑽到骨頭裡的痛,西醫拍完X光片,說骨頭沒事,是五十肩。
五十肩,醫學上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或冰凍肩,是指肩關節囊因發炎而增厚、纖維化,進而導致關節沾黏與攣縮,造成肩膀疼痛及活動角度嚴重受限的疾病。
復健運動爬牆壁、拉滑輪,非常疼痛,醫師開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吃了好像比較不痛,藥效過後,疼痛如故,再來就打一針類固醇,好像好了,但藥效退後又來了,反反覆覆。再來就是做關節鬆動術,麻醉後,硬把沾黏的關節扳開,麻醉退後,疼痛得無法言說。
中醫認為,風寒溼三者合而為痹,身體氣血虧虛,無法濡養筋脈,這兩個才是真正致病元凶,一是外在的敵人,一是內在的空虛,膏藥貼上去,只是隔靴搔癢,真正的邪氣躲在深層。
五十肩是本虛標實的疾病
本虛是氣血虛,年過五十陰氣自半,或生過大病,氣血不夠了,筋脈得不到滋養;標實是疼痛的症狀,風寒溼乘虛而入,其中以寒邪最嚴重,寒性凝滯,主收引,氣血完全走不動,就疼痛。溼重濁黏滯,肩膀痠重痛,是有溼氣。
風為百病之長,風善行而數變,痛點跑來跑去。五十肩白天疼痛還好,晚上痛得更厲害,白天陽氣在活動,夜晚陽入於陰,寒溼之邪與陰相合,就更加肆虐疼痛。風寒溼邪盤據肩膀,痹阻疼痛,通則不痛,把痹阻打通就不痛了。
五十肩治療方針
要標本同治、內外同工,一方面把風寒溼趕走,一方面要補養氣血,扶正治本,讓筋脈得到濡養。
使用「羌活」散寒祛風、勝溼止痛,藥性往上往外走,雄壯剽悍,走足太陽膀胱經,後頸後背到肩膀這一帶;「薑黃」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破血中氣滯,活血化瘀力量非常強;「威靈仙」祛風溼、通經絡,走竄之性非常強,無孔不入,藥性霸道,頑固痹症非其不可。補氣第一大將「黃耆」,補血用「當歸」,「雞血藤」既補血又活血,舒筋活絡。
祛邪補氣血方劑:「蠲痹湯」、「三痹湯」,頑固性刺痛可用專門活血化瘀的「身痛逐瘀湯」。醫聖張仲景用「黃耆五物湯」(原文是:血痺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痺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如果肩膀紅腫發熱、寒溼鬱久化熱、寒熱夾雜,可用醫聖方子「桂枝芍藥知母湯」,可祛風除溼、溫經散寒、滋陰清熱。如果寒象明顯,遇冷則痛,可用醫聖的「烏頭桂枝湯」。
五十肩保養上要注重保暖,避免風寒溼邪入侵,肩膀不要露在外面吹冷氣,用艾條溫灸,艾條純陽,穿透力強,可滲到經絡深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