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醫談養生】肝炎治療用小柴胡湯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沉默的器官」,罹患肝炎是肝癌高風險族群。不論是B肝、C肝,都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B型肝炎和C型肝炎主要經由血液和體液傳染,但B型肝炎的垂直傳染(母子垂直感染)機率較高,而C型肝炎則幾近全部都是後天(水平)感染,且B肝可透過疫苗預防,C肝則不行。
B肝和C肝在急性期症狀差異不大,兩者都可能出現疲倦、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黃疸、茶色尿等症狀,部分患者甚至可能無明顯症狀。不過,B肝通常較少有急性症狀,而急性C肝則有約20~30%的患者會出現症狀,類似輕微流行性感冒,如發燒、疲倦、厭食、隱約腹部不適、噁心、嘔吐或黃疸。
中藥治肝炎的配伍
《傷寒論》條文:「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肝炎出現的現象是溼熱、小便黃、噁心、沒胃口,默默不欲食。為什麼會這樣?肝氣鬱結,肝腫脹起來,頂到胃了,肝腫起來發炎了,在中醫看來,就是胸脅苦滿,噁心,默默不欲食,往來寒熱。所以,主力是「小柴胡湯」。
用此方做加減,B肝、C肝都可治好。例如,沒胃口——小柴胡湯加白朮、茯苓。不想吃東西是因為胃裡有寒溼,白朮把胃裡寒溼聚集起來;茯苓去溼,把白朮聚集的溼,透過小便利掉。
肝臟的引經藥,除了柴胡之外,最常用的是鬱金。鬱金能平肝氣,肝氣鬱結靠鬱金打開。發炎嚴重,可再加上龍膽草。身體發黃、黃疸,小便暗深黃,無論寒熱虛實,要用茵陳。茵陳是有名的袪黃藥。如病人虛煩不得眠、入睡困難,可在此方中加梔子。
病毒很強的時候,晚上失眠到天亮,這時處方加茜草、炙鱉甲,活血軟堅,治療肝硬化,病毒量會降下去。病人還沒有腹水,平時可多吃四神湯、苡仁、蓮子,白果,芡實等,就不會有腹水,因四神湯淡滲利溼,屬陽,可預防腹水。
如何觀察恢復情況?
病人吃了小柴胡湯以後,如何知道肝病好了?這時要詢問,胃口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小便什麼顏色?大便順利否?如果胃口從不好變好、睡眠改善、尿色轉淡,那肝臟健康入佳境。如果病人還是口很渴,病就進入陽明,表示還沒好!
何時停藥?哪些現象才算肝病完全好?等到病人能一覺到天亮,不會晚上1~3點之間醒來,大便很正常,再來是胃口好,會肚子餓,感覺食物很好吃,有胃口食欲,小便顏色正常,體力恢復,足溫熱,腳是熱的,才可停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