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限縮衍生房市糾紛 台中不動產公會提建言

央行2024年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加上美國關稅新政與新台幣匯率急升等衝擊,房地產市場陷入急凍。根據公會統計,今年前七月台中市累計推案金額2,903.7億元,與去年同期的3,334億元比較,縮減幅度達12.9%;累計推案戶數1萬2,904戶,與去年同期1萬4,241戶比較,亦衰退約9%;整體市場呈現「量縮價穩」的格局。
臺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21日完成理監事改選,原任理事長林正雄正式交棒,由根園建設董事長謝麟兒接任第十七屆理事長。謝麟兒表示,政府金融限縮,造成房市急凍,買賣糾紛不斷,未來公會將站在消費者立場,提供各項協助,讓市場早日恢復正常秩序;並強調「政府不該錯殺無辜」,他說,目前市場上包括剛需、新青安及急切換屋族,都被政府打成投資客,結果借貸無門、成家夢碎,這是大家所不願看到的。
謝麟兒對政府提三建言,首先是113年9月19日前簽約的預售屋客戶應不溯及既往,要排除在第七波信用管理內;延長土地取得後18個月內開工的時程限制;同時檢討「高價住宅」門檻,台中認定標準由原規定4,000萬元,調整至總價5,000萬元以上。
針對近期有許多因貸款無法核貸,或因市場不如預期等因素造成的解約潮,謝麟兒建議應儘速建立消費者保護機制與業者風險應變措施。113年9月19日前簽約的預售屋客戶,也應不溯及既往,要排除在第七波信用管理內。同時設置內部調解平台,快速處理糾紛案例;銷售時也應加強宣導目前的貸款限制,協助會員判斷風險與應對流程。
謝麟兒表示,在市況轉折、行政審查程序繁瑣下,18個月內開發限制,對起造人形成沉重壓力,因此建議政府,應延長土地取得後18個月開發時程限制。公會則強烈建議,主管機關應將時限延至為24至30個月,並視區域與建案規模做彈性調整。另外,推動土地開發計畫備查制度,讓業者說明延遲原因與規劃方向,避免囤地誤解。
各界關注的「高價住宅」門檻問題,謝麟兒指出,目前台中市實際房價與高價住宅貸款成數標準嚴重脫節,4,000萬門檻導致大量中高坪數自用住宅遭限貸。建議央行檢討高價住宅門檻,將台中認定標準由原定的4,000萬元,調整至總價5,000萬元以上,同時配套導入財力審核機制,讓實際具還款能力者取得正常貸款。
謝麟兒指出,目前房地產市場正面臨建商資金斷鏈,與建案銷售停滯的雙重壓力,全台各地傳出建商因資金周轉困難而倒閉、購屋人借貸無門及違約等糾紛,如果中央政策持續高壓調控,恐引爆中小型建商連鎖倒閉危機,恐衝擊房市根基、動搖金融體系穩定。他呼籲政府,應適度鬆綁僵化的政策,阻止惡性循環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