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房屋核貸數 創7年新低

房市降溫,第一季全國新增房貸核貸量幾近腰斬。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房市降溫,第一季全國新增房貸核貸量幾近腰斬。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張原彰/台北報導】

房市降溫,第一季全國新增房貸核貸量幾近腰斬。據金融聯徵中心最新統計,第一季全國新增房貸核貸件數,由去年同期的5.48萬件下降至3.56萬件,量縮近2萬件,創近7年以來最低點。專家說,目前整體核貸條件比去年9月央行第七波管制發布前還要嚴苛。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房市景氣旺盛,至第二季的全國核貸量甚至高達6.5萬件,達到近17年以來史上最高峰,這也導致不動產放款餘額滿水位。去年9月央行便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限貸令,並嚴加控管不動產放款比率,各家銀行紛紛排隊撥款,甚至直接暫停收件,導致自第三季開始全國核貸量逐季下滑。今年首季持續受打炒房效應影響,加上川普關稅政策,為全球經濟拋出震撼彈,牽動股市與房市信心,房市買氣保守觀望,整體核貸表現雪上加霜。

觀察購屋族平均扛貸壓力,張旭嵐表示,今年第一季全國平均房貸為976萬元,這是從去年第二季連續三季突破千萬元後,重新回到千萬以內門檻,為近一年來新低;平均核貸成數為78.09%,為近5年來最低;平均利率2.36%,是近17年以來最高點,「整體核貸條件均比第七波管制發布前還要嚴苛。」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第一季全國平均房貸較去年同季微幅減輕,但平均鑑估房價仍處於高水位,目前呈現房價高、房貸降的狀態,主因應是受銀行可貸成數縮減,房貸金額因而降低,自備款因而提高。在銀行保守放貸下,為避免房貸卡關,買方的自備款甚至要多抓一成比較保險,實際購屋壓力未明顯減輕。

李家妮指出,各家銀行為調控放款,不僅審核趨嚴,多數採取降成數、升利率策略,以價制量來減少申請件數;就算順利核貸過關,購屋族還要面對低成數、高利率的負擔,只好縮小坪數、拉高屋齡、降低總價,所以房子越買越小、越買越老。

另外,房市降溫,市場買氣不佳與資金緊縮下,有營造廠撐不住了。一間北台灣老牌營造廠近期突發通知,坦言因關係企業的建設公司資金周轉困難,旗下承攬的10處工地全部停工,包含8件住宅案、2件公共工程類,總承攬金額約10億元。

不動產估價師陳碧源在臉書貼出某營造廠的營造承攬作業停工通知書。他說,這幾年來房地產大好,小型危老重建案核准開工也很多,但最近10個月在銀行管控放貸資金下,過度開槓桿的建商及營造廠漸漸產生資金缺口,消費者在購買預售屋前不得不慎。◇

延伸閱讀
學者:中國民主化 台灣才真正安全
2025年06月08日 | 3個月前
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將登場 AI成焦點
2025年06月08日 | 3個月前
海安12號演習 總統促增配海巡設備
2025年06月08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