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民企陷困境 「國資系」趁機收編
中國民營企業隨資金緊張的情況加劇,債務違約數量激增,今年以來相繼有數十家上市民企轉讓股權、變更實際控制人,「國資系」也藉機大規模進行「公私合營」。
綜合中國媒體12月10日報導,截至12月9日,有41家上市民營企業因資金緊張、債務危機,變更實際控制人為國資委、地方政府、中央事業單位等在內的「國資系」。
報導稱,「國資系」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即在A股大規模購買民企股份。當時,滬指一度跌至2500點以下,由於股權質押爆倉以及正值還債高峰期,很多民營企業出現資金危機。
《重慶商報》12月4日消息,今年11月下旬的股市大跌使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再次爆發,一些上市公司承認已經遭遇強制平倉的風險。
被國資低成本收購 民企業績仍難改善
報導引述分析表示,當局在A股購買資金鏈出現問題的上市公司,是因為股東在危機下會積極促成交易,可以低成本收購。收購後可能進行混改,也可能重組投資其他行業。但是,一些民企被國資入股後,業績並未得到改善,而且有的國資可能還存在問題。
比如,「萊茵體育」12月9日將其全資子公司「西部體育」和「萊茵小鎮」轉讓給成都文旅集團。這是該公司第二次被國資入股,今年3月該公司將23.95%的總股份轉讓給成都體育產業投資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為成都市國資委,但其虧損情況並未改善,預計今年全年虧損8,000萬至9,800萬元,虧損額相比去年預計增加2,000萬左右。
「華控賽格」從去年至今仍虧損近5,000萬元,10月11日公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營運有限公司(山西國投),但國資企業並未說明處理公司虧損和提升企業業績的具體措施,而「華控賽格」目前還在投入政府的「海綿城市」項目。
「華鼎股份」今年1月被浙江省和義烏市的國資公司「新興動力」和「義烏金控」入股,但今年10月,公司被警告因業績問題存在退市風險,一度連續4個交易日跌停。還有「亞寶藥業」,去年7月計畫將7,355.61萬股轉讓給江西國資旗下的江旅集團,但在交易中,國資「江旅集團」的資金遲遲未到,結果發生因搶公章而傷人的事件。
今年中國民企虧損加劇 困境重重
今年中國民營企業的虧損情況繼續加劇。2019年前三個季度,高達329家非金融上市民企虧損,比去年同期增加93家;虧損非金融上市民企占全部非金融上市民企的12.83%,比去年同期增長3.63個百分點。
經濟學者劉凱12月1日分析,中國民企不是在市場中生產,是在計畫中生產,其資源和利潤都被政府(中共)計畫,隨時可能被剝奪。
中國媒體引述業內人士透露,金融機構發放資金的主要對象還是國資,對民企,尤其是中小民企並不積極,民企融資難、經營成本高、在獲得生產資源和生產項目方面都無法與國企享有平等機會,一方面資金不足,即使在有資金的情況下也可能受到地方政府的排擠和打壓。
法廣11月曾引述分析表示,中國民營企業承擔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但民營企業信心不足,一方面中共政策偏重國企,另一方面在「黨管一切」的情況下,民企還要設立「黨支部」和「政治學習」,這些加上經濟成長放緩,民企的境況會繼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