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六文旦挺過風雨 農民堅守換來豐收希望

中秋將近,雲林斗六的文旦柚果園已是枝頭纍纍,再過兩週便要迎來採收。農民陳建成站在自己的果園裡,抬手輕拍果實,臉上既有汗水,也帶著安心。他說,今年能走到這一步,真是不容易。
風雨中的文旦
這個夏天,台灣連續遭遇兩個颱風,加上七月以來的連日大雨,不少產地果樹落果嚴重。但陳建成的果園裡,果實依然緊緊掛著。他解釋,斗六地區因地勢得天獨厚,有中央山脈阻擋,颱風來襲時氣流被削弱,災損相對減輕。「這次颱風從布袋登陸,氣流迴旋到我們這裡時,壓力已經小很多,所以果樹上的文旦大多還在。」
雖然如此,防颱的工夫仍馬虎不得。陳建成在颱風前會先將果樹固定,果實用繩子綁起或支撐起來,避免強風吹落。「九級陣風來時,沒架好的枝條還是會斷,但整體損失不算大。」他說,今年大約掉了三百顆,還好有農業保險,依照風力級數能獲得部分補償。
防颱之外的細工
除了固定果實,陳建成也重視排水。他指著果園的排水溝說:「每次颱風前我都會割草,把溝底清乾淨,不然積水會讓根部受傷。」暴雨過後的果園雖然積水,但水流很快被導出,沒有造成大規模泡爛。
至於用藥與施肥,他強調完全按照產銷履歷規範操作。「不會因為颱風刻意亂加藥,該做的按表操課就好。」眼看收成在即,他特地用清水沖洗果皮,減少灰塵與雜質。「將來採收回來更乾淨,客戶打開箱子會比較喜歡。」
收成與擔憂
雖然落果不多,但今年因雨水過多,甜度是否能達到往年標準,仍讓果農擔心。「我們希望能有 12 到 13 度,但今年的水分太多,還要觀察。」
陳建成說,去年只有一個颱風,今年卻是颱風加上大水連環,考驗比過去更大。不過,他仍笑著表示,辛苦付出不會白費。「我們還是要把外觀、品質做好,讓客戶滿意。現在送禮方式很多,不只有文旦能選,所以更要把產品顧好。」
世代接力的果園
談起接手果園的心情,陳建成語氣放慢:「這是父親留下來的,我退休後就繼續做下去。小孩有空也會幫忙。對我來說,這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果樹在陽光下閃著青黃交錯的光澤,象徵收穫的季節不遠。風雨過後,農人的堅持與細心,換來的不只是滿園果實,更是傳承與責任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