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整肅軍方非兵權鬆動 習近平緊盯雙普交手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15日在阿拉斯加會面,討論結束俄烏戰爭的可能性,這場刻意選在二戰終戰日80週年當天的「雙普會」,引發國際高度關注。(GettyImages)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15日在阿拉斯加會面,討論結束俄烏戰爭的可能性,這場刻意選在二戰終戰日80週年當天的「雙普會」,引發國際高度關注。(GettyImages)

【記者曾子衡/綜合報導】

中共軍方高層近期面臨大清洗,外界有人解讀中共黨魁習近平已失去軍權。但專家表示,習近平大力整頓軍隊,並非「軍權鬆動」,而是為確保軍隊聽令於黨,在緊要關頭為黨而戰,特別是一旦出現台海戰爭之際。

美國「外交事務」期刊18日以「習近平仍得不到夢寐以求的軍隊?」為題發表專文,由布魯金斯研究員席恩(Jonathan A. Czin)與資深研究員卡爾弗(John Culver)撰寫,剖析習近平大規模整肅共軍原因。

中共軍方高層近期再現震盪,多名高級將領相繼傳出被抓。示意圖。中共軍方高層近期再現震盪,多名高級將領相繼傳出被抓。示意圖。(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讓軍隊完全服從黨的領導

習近平2022年展開第三任期以來,中共軍方至少21名將領遭撤,包括中央軍委7名委員中3人,連掌管近10年將官任命權高層也遭拉下馬。作者說,依此速度,習近平任內整肅軍中菁英人數,將超越毛澤東紀錄。

兩位作者認為,人事清洗並非外界所稱習在軍中失勢或面臨政變威脅,「若如此,北京理應封鎖消息,不會如現在一般公開處理並高調宣傳」,這些人事震盪反而是進一步強化軍權象徵。習近平猶如黑手黨老大,連昔日盟友也棄之不顧。習近平並非失去對軍方掌控,而是失去耐心;他焦慮的並非擔心軍方發動政變,而是解放軍在面臨重大挑戰時,是否真能果決執行戰鬥命令。

作者表示,習近平將軍事議程視為政績核心,推動大規模軍改,持續整肅高層,目的在於讓軍隊完全服從黨的領導。目標為:第一,確保軍隊「高度政治化」,在黨遇到內部動盪時,軍方須成「最後保證」,毫不遲疑維護中國共產黨統治。其次,確保軍隊「隨時能戰」,面對外部挑戰,包括可能與美軍爆發衝突的台海戰爭,確信軍隊具實戰能力並願意服從命令。共軍已近40年未曾經歷真正實戰,長期和平讓軍中自滿,習近平深知「沒有血的考驗,就沒有真正忠誠」,因此不斷要求軍方強化實戰訓練及意識形態教育。

中共軍方15日宣布,在現有軍校基礎上調整組建三所新軍校,被指與打資訊戰有關。示意圖。中共軍方15日宣布,在現有軍校基礎上調整組建三所新軍校,被指與打資訊戰有關。示意圖。(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非殺雞儆猴 而是直接砍掉猴王

作者解釋,與其說是習近平與軍隊「對立」,不如說習將軍隊內部各派系彼此「制衡」,透過頻繁整肅使各單位持續保持高度服從,避免形成獨立勢力。

作者表示,習近平整肅方式與傳統「殺雞儆猴」不同,是直接斬首軍事領導核心,等於「把猴王先殺掉」。這種做法雖帶有高度風險,但的確抑制反對聲音,鞏固習近平軍中地位。習近平深知共軍長期封閉,藉由反腐整肅,高層官員對自身官職升遷高度依賴習近平「個人恩賜」,藉此打破軍中「壁壘」。

2025年3月11日,中共軍方代表抵達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人大會議閉幕式2025年3月11日,中共軍方代表抵達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人大會議閉幕式。(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前美大使稱習關注川普俄烏策略

前美國駐北約大使赫奇森(Kay Bailey Hutchison)17日警告說,習近平正關注西方在對俄政策上的表現。她說:「如果我們看起來軟弱、猶豫不決,或放棄維持西方邊界安全的能力,我認為習近平可能會認為,現在正是他實現長期目標時刻,也就是奪取台灣。他在香港已經造成足夠破壞,而他下一個目標必然就是台灣。」

赫奇森表示,川普邀請歐洲領導人參加會議非常恰當,「歐洲盟國安全利益將成為談判一部分。他們理應有發言權。這關乎他們的邊界。讓歐洲人理解這次談判涉及的利害關係非常重要。」她也補充說:「烏克蘭必須擁有最終決定權。」

阿拉斯加峰會是川普外交策略的重要舞台。分析指出,習近平很可能在今年10月與川普會面之前,觀察美俄關係發展,並將阿拉斯加峰會視為川普處理大國關係方式。

美「類北約」安全保證

歐洲多國領袖與澤倫斯基參與的「意志聯盟」領袖會議,18日將到美國與川普進行對話。包括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德國總理梅爾茨、法國總統馬克宏、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芬蘭總統斯塔布、北約祕書長呂特,以及英國首相史塔默。

據CNN報導,川普的中東特使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17日表示,普亭與川普在阿拉斯加會晤時,接受由美國提供烏克蘭類似於北約「第五條款」的安全保證,且會納入最終俄烏和平協議中。

《華盛頓公約》中第五條款,也就是北約集體防禦原則:攻擊北約其中一個成員,會被視為攻擊所有北約成員,其他成員國可出手協助防衛。俄國長期以來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但若烏克蘭能獲得美國和其他北約盟國安全保證,就可能代替烏克蘭加入北約的選項。澤倫斯基則在社群媒體X上發文寫道:「美國準備參與對烏克蘭安全保障,這是一項歷史性決定。」

俄烏和談機率大幅提升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沈明室表示,川普提出「安全保證」構想,與外界過去認為他會「出賣烏克蘭」印象明顯不同。該構想核心在於,如何在停火後建立有效安全機制,避免俄國再次進一步入侵,也讓原本看似渺茫俄烏和談,成功機會大幅提升。他分析,若要達成和平,烏克蘭就必須在領土問題上有所退讓,例如放棄部分被占領地區,同時設下嚴格條件,如不承認俄國對克里米亞或烏東四州主權。他表示,如果「類北約」機制能具體化,並獲得北約多國支持,烏克蘭在壓力下可能會同意。因為隨著戰爭拖長,烏克蘭資源日益枯竭,無力支撐長期消耗,接受美國與俄羅斯條件,反而可能成為最現實選項。

俄烏和談 隱含「聯俄制中」戰略

至於為何川普急於終結俄烏戰爭?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表示,川普批評美國前總統拜登最大錯誤,就是讓「中俄結盟」,迫使美國同時面對軍事與經濟兩強敵。川普一貫戰略是「聯俄制中」,而普亭也知道這點。意味著俄羅斯有機會透過談判,換取對自身有利條件。

他表示,美國若能促成俄烏停火並爭取俄國倒向西方,將大幅削弱中共戰略縱深。中俄軍事合作已延伸至台海,俄羅斯協助中共建立關鍵情報通信系統,計劃於2027年完成。若能切斷中俄合作,中共將失去能源與技術支持,其在台海發動戰爭能力將大打折扣。◇

延伸閱讀
川普恢復學校「總統體能測試」
2025年08月01日 | 17天前
世運會沙灘合球 臺灣摘第4金
2025年08月17日 | 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