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普會隱藏議題 俄想擺脫經濟依中困局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左)15日在阿拉斯加會面。(Getty Images)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左)15日在阿拉斯加會面。(Getty Images)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亭15日在阿拉斯加會面,最終在俄烏停戰上未能達成任何協議。專家分析,「雙普會」的重點不僅在於促成俄烏停戰,改變美、俄、中的未來格局才是更大目標,川普希望藉由「雙普會」削弱中俄的同盟關係,而普亭也希望擺脫被中共「經濟殖民」的困局。

這次睽違4年的美俄領袖峰會,主題討論結束俄烏戰爭的可能性,不過最終未能達成任何協議。但除了幫助俄烏停戰之外,美俄中三邊關係是否會出現變化,也是本次「雙普會」的隱藏關注重點。

川普於峰會後接受「福斯新聞」(Fox News)採訪時表示,他對中俄合作抱持懷疑,「我不知道這個情形會持續多久」。他表示,中共與俄羅斯之間存在天然的矛盾關係。

對此,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沈明室、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鄭欽模等人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分析「雙普會」後,美中俄關係的未來走向。

俄羅斯面臨中共「經濟殖民」

鄭欽模坦言,中俄之間的矛盾存在已久,中共支持的是俄共(俄羅斯聯邦共產黨),該黨是俄羅斯最大在野黨,但俄共卻是普亭的眼中釘,目前中俄已經演變為「中國主導、俄羅斯依附」的經貿關係。

他解釋,俄羅斯因為身陷戰爭的泥沼,所以需要中國提供經濟與軍需的支援,但另一方面,中國企業也拚命在俄羅斯市場攻城掠地,俄羅斯卻已淪為原料的供應地,俄國政權內部甚至有「俄羅斯正在變成中國的經濟殖民地」的說法。

鄭欽模認為,普亭此行的核心目標,並不只是為了烏東四州,而是「恢復與美國的正常關係」,他需要恢復與美國的經貿合作,擺脫被中共「經濟殖民」的困局,若俄羅斯一味的在經濟上依賴中國,俄羅斯就永遠是北京的小老弟。

至於美國立場部分,鄭欽模表示,中國經濟正在急遽下行,當前正是「聯俄制中」的最佳時機。所以這次的「雙普會」,美國不只是為促成俄烏和談,更大的戰略目標是要利用普亭的需求,改善美俄關係,並迫使俄羅斯在對中關係上保持距離,藉此削弱「中俄合作無上限」的同盟關係。

俄烏能停戰?10月或是關鍵

至於俄烏終戰談判,何時才能見到曙光?沈明室認為「10月可能是關鍵」,他表示,近期中共內部權力動盪的消息頻傳,究竟是否出現權力變動,需要等到10月「四中全會」後,外界才會清楚。

他表示,因為10月也臨近冬季,俄羅斯若已經鞏固烏東四州的戰局,勢必將更強硬要求以此為談判前提。反之,若戰局僵持並進入冬季,普亭可能考慮策劃下一次大規模攻勢,或者暫時接受談判,這些動向預計都要在10月後才會明朗。

余宗基則認為,俄烏是否會終戰、走向和平,未來有四大關注要點,第一、烏克蘭與北約,是否會接受普亭所提的停火框架;第二、俄羅斯是否願意在領土與主權問題上,做出實質讓步,例如國際共管或分治方案;第三、中共是否加碼支持俄羅斯,阻撓美俄談判進程;第四、美國是否持續維持對俄強硬的制裁威脅,迫使普亭進行「損害控管」。

他強調,若上述條件無法達成,「雙普會」的會談成果,最終恐淪為普亭的戰略欺瞞;但若能逐步推進,很可能會成為和平談判的第一步。

習稱川普任內不攻台 專家:戰略欺瞞

另外,川普在「雙普會」後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提到,中共黨魁習近平告訴他,中共不會在川普任內入侵台灣,習近平還自稱很有耐心。

不過,余宗基提醒,從歷史經驗來看,習近平的承諾可信度不高,更多是「戰略欺瞞」。他以2015年「歐習會」為例,當時習近平也承諾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絕對不會把南海島礁軍事化,可是事實上證明,這根本就是騙局。

余宗基分析,中俄關係長期以來既有合作也有矛盾,普亭想藉由這次「雙普會」與美國接觸,向北京施壓,換取更多軍事與經濟支援;而中共也因為擔心俄羅斯全面倒向美國,所以可能會承諾加大支援俄烏戰爭的力度。

他強調,對美國與台灣而言,真正的風險在於:一旦中俄達成「兩面作戰」的默契,美國將被迫同時應對烏克蘭戰場與台海危機,戰略壓力倍增,所以拆散俄中聯盟是美國更大的戰略目標。◇

延伸閱讀
6個好習慣 培養後天好人緣
2025年08月14日 | 4天前
如何申請美國排名前20大學?
2025年08月09日 | 9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