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吃太多,腸胃鬧脾氣

美好中秋連假過後,您的心情與腰圍是否都「寬鬆」了呢?天天月餅、烤肉下肚,不只是甜蜜,還可能藏著「負擔」,除了熱量陷阱,還會引起腹脹、消化不良,甚至影響血糖與膽固醇指數。中醫師推薦三款油切解膩茶,以及減輕腸胃不適的穴位按摩法,讓您收假後,維持輕盈體感。
中秋月餅熱量高,內餡不但高油、高糖,外層酥皮更是升糖快的精製澱粉。中醫理論認為,甜膩食物容易傷脾生溼,一旦身體溼氣太重,容易消化不良、身體疲憊感、甚至水腫。
吃月餅要配茶,不同口味餡料的月餅,建議搭配不同屬性的茶飲,才能真正去油解膩、幫助消化,以下推薦三款茶飲,分別對應高油、高脂、高糖月餅。
東方消脂解膩茶飲
油膩型月餅►普洱茶
蛋黃酥、廣式蓮蓉月餅,熱量約300大卡,尤其酥皮富含油脂,蛋黃熱量高,容易導致膽固醇過高,影響健康。建議品嘗這類月餅時,搭配熟普洱茶,普洱為全發酵茶,能幫助去油解膩,咖啡因含量低。
澱粉類月餅►麥芽山楂茶
麥芽和山楂可消食健脾,針對飯後胃脹、腸鳴特別有效,適合搭配澱粉比例特別高的傳統廣式月餅,以及甜膩感較重的豆沙、蓮蓉類月餅。
高甜度果餡月餅►洛神玫瑰茶
洛神花能養顏美容、去浮腫;玫瑰能行氣解鬱、活血化瘀,兩者合煮成茶飲口味淡雅,適合搭配水果餡、冰皮月餅等味道較清爽的月餅。
穴位按摩幫助腸胃蠕動
吃月餅後若出現腹脹、甚至便祕,除了靠茶飲助消化,也可配合簡易穴位按摩改善。
■中脘穴:位於肚臍上四寸(五指併攏寬度)。
■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前外側, 外膝眼下三寸(約四指幅寬)的位置。
■天樞穴:肚臍左右各兩指處。
每次以指腹按壓約3~5分鐘,搭配飯後散步15~30分鐘,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