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稀土戰開打 中共或誤判情勢

中共日前大幅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等一連串動作,澈底激怒了美國總統川普。川普於上週五(10日)連發強硬貼文,譴責中共的行為陰險且敵對,並宣布將採取重大反制措施,包括從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控制,同時威脅將禁售波音飛機零部件。
10月9日,中共商務部正式發布了兩項針對稀土及其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迅速引發全球關注。中共控制著全球約70%的稀土礦供應,而稀土對汽車、國防和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至關重要。
美國眾議院對中共特設委員會將此舉視為「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利益的直接攻擊」,直言這是一種「經濟宣戰」。中共正在將關鍵礦產武器化,以控制全球供應鏈並削弱美國產業。
中國稀土與技術出口需許可
中共商務部發布的第61號公告規定,自12月1日起,只要含有超過0.1%中國來源稀土的產品,或使用中國稀土技術生產的產品,都必須獲得商務部許可才能出口。這不僅涵蓋中國境內的出口,還延伸到域外管轄,例如境外製造的產品,也需遵守相同規則。
第62號公告則針對稀土相關技術的出口設下嚴格門檻。它涵蓋了稀土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開採和冶煉到磁材製造和資源回收的技術,以及生產線的裝配、維護和升級服務。這些技術的載體,如設計圖紙、工藝規範和模擬數據,未經許可皆不得出口。
10月10日,中共還宣布了對美國晶片巨頭高通展開反壟斷調查,並將對美國船舶徵收港口費。有看法認為,這是中共升級對稀土出口限制後,祭出的更多的談判籌碼。
保衛民主基金會高級中國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認為,中共此舉是「誤判」,將這些措施視為談判籌碼,但川普卻認為是背叛。
美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
川普10日在貼文中暗示美中關係的重大轉變。他表示,中共的這一最新舉動令人震驚,這將「癱瘓」市場,給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帶來困難,包括中國。
「我從未想到會走到這一步,但或許就像所有事情一樣,時機已到。儘管可能帶來痛苦,但最終對美國來說,這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川普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說,「我們目前正在考慮的政策之一是大幅提高中國輸美產品的關稅。還有許多其他反制措施也在認真考慮之中。」
川普表示,中共有占據壟斷的領域,美國也有,且比中共更強大。川普表示,從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的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控制。據了解,現有關稅平均55%(基準10%+芬太尼20%+Section 301平均25%),疊加100%後將達到約155%的稅率。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6月分美中關稅倫敦會談,當時中共應該是有一些退讓,也核准開放某些稀土的出口。現在的做法就是「我高興我就開放,我不高興我就不開放」,用稀土礦來當作要求對方答應的條件,但川普則認為習近平出爾反爾,觸動了美國的底線。
「川普的聲明表明,即使是注重交易的白宮也有底線,而中國可能越過了。」辛格頓說,「川普的貼文可能標誌著關稅休戰的終結。」
美擬管制波音零件出口反制
對於美國可能採取的反制措施,除了宣布加徵100%關稅和關鍵軟體出口管制外,川普特別點名了航空業。他告訴記者:「我們有很多東西,其中一件主要項目就是飛機。他們(中國)有很多波音飛機,他們需要零部件,以及許多類似的物項。」
若美國實施出口管制,影響的不僅是波音公司。航空分析公司Cirium數據顯示,中國航企目前在役的波音飛機有1,855架,且絕大多數是受歡迎的737單通道客機。因此,生產737MAX引擎的CFM International(GE Aerospace與法國賽峰集團合資)也可能受到衝擊。
分析師認為,中國市場目前在波音訂單總量中占比已降至小於5%,因此即使談判破裂,對波音的財務打擊可能僅是「拿砂紙磨皮膚」般不痛不癢的小傷害。然而,此舉仍將對中國的航空產業造成壓力,特別是中國商飛公司的C919客機,其產能早已因美國對零部件的出口限制而受到明顯壓抑。
APEC峰會「川習會」添變數
川普的強硬聲明顯示他對中共的底線已被觸及。他暗示,鑑於中共的敵對行動,目前看來似乎沒有理由在韓國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與中共黨魁習近平進行會面。不過他稍晚又改口稱「並未取消會面,但不知道是否會舉行會談。我無論如何都會到場。」留下一線轉圜空間。
消息曝光後,美股應聲重挫,市場恐慌蔓延。美中再掀貿易戰,美股兩天交易日跌逾千點;台積電ADR也重挫。法人認為,台股漲多回檔很正常,尤其在突如其來的利空下,一天重挫不足以代表整體盤勢改變,觀察重點在於14日是否跌破13日低點,台積電ADR在280美元是否止跌。
布魯金斯研究院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分析,表面上美中兩國間有許多互動,但大趨勢是兩國都在推行減少相互依賴和隔離的策略。他預計在APEC峰會前,美中關係還會有更多變數,即使兩位領導人最終會面,也不會帶來重大成果。他說,這就是美中關係的新現實,北京尚未真正準備好與美國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