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鑼聲與顏色之間 練一場自在的日常

退休後,彰化員林百果山上的魏秋燕、凃耀國老師,沒有把生活收起來,反而把教室打散,搬進日常。(廖儷芬/攝影)
退休後,彰化員林百果山上的魏秋燕、凃耀國老師,沒有把生活收起來,反而把教室打散,搬進日常。(廖儷芬/攝影)

【記者廖儷芬/彰化報導】

退休後,彰化員林百果山上的兩位老師沒有把生活收起來,反而把教室打散,搬進日常。​​凃耀國教授笑說:「醒來就有錢、呼吸就有錢(教師的退休金),但要活得開心才會一直呼吸。」魏秋燕補一句:「教育不只是課本,是陪伴和分享。退休,只是換一個場地。」
園區取名「野生鑼缽」,野生,代表不被形式捆住;鑼與缽,是聲音的入口。屋內有流動畫,桌邊是雨笙、薩滿鼓與大小頌缽,角落放著攀樹裝備與瑜珈墊,一切像日常,也像開放的教案。

園區取名「野生鑼缽」,野生,代表不被形式捆住;鑼與缽,是聲音的入口。園區取名「野生鑼缽」,野生,代表不被形式捆住;鑼與缽,是聲音的入口。(廖儷芬/攝影)
凃耀國教授笑說:「醒來就有錢、呼吸就有錢(教師的退休金),但要活得開心才會一直呼吸。」凃耀國教授笑說:「醒來就有錢、呼吸就有錢(教師的退休金),但要活得開心才會一直呼吸。」(廖儷芬/攝影)
魏秋燕:「教育不只是課本,是陪伴和分享。退休,只是換一個場地。」魏秋燕:「教育不只是課本,是陪伴和分享。退休,只是換一個場地。」(廖儷芬/攝影)

聲音的練習 好聽與不好聽之間
凃耀國端起銅缽敲了兩下:「你聽,這是不好聽;再來,這是好聽。差很多吧?」他說,判斷其實很簡單,「你的心要不要給人家一個好的聲音」。於是課程的第一件事,不是技巧,而是把心放穩。「像煮菜一樣,都是青菜,認真煮就好吃。」
兩人常到醫院、學校、社福單位帶活動。「我們不廣告,朋友找朋友來。」收費多半只為交通與材料,因為重點是讓人聽見聲音、慢慢安靜下來。
從黑板到畫布 把化學和音樂放進顏色中,流動畫把兩人的專長接起來。凃耀國是材料與化學博士背景,研究奈米與發泡;魏秋燕是國中音樂老師,用流動畫跟學員互動,她陪學員看顏色如何「走位」。「你不用擔心好不好看,流動本身就是過程。」有人畫到一半忽然安靜,有人完成後才發現焦慮少了一截。

「你不用擔心好不好看,流動本身就是過程。」魏秋燕說。「你不用擔心好不好看,流動本身就是過程。」魏秋燕說。(魏秋燕提供)
從黑板到畫布  把化學和音樂放進顏色中,流動畫把兩人的專長接起來。從黑板到畫布 把化學和音樂放進顏色中,流動畫把兩人的專長接起來。(廖儷芬/攝影)
凃耀國端起銅缽敲了兩下:「你聽,這是不好聽;再來,這是好聽。差很多吧?」凃耀國端起銅缽敲了兩下:「你聽,這是不好聽;再來,這是好聽。差很多吧?」(廖儷芬/攝影)

手作的手感 雨笙與薩滿鼓
牆上掛著纏滿毛線的雨笙。凃耀國說,早期只用竹子製作,但冬天容易爆裂,「可惜了大家的時間」,後來加了毛線,美觀也耐用。「聲音從竹籤與小石頭之間一路落下,像下雨一樣。」一日課做完,大家背著自己的雨笙回家。
薩滿鼓是他這些年的功課。「國外買很貴,我想研究材料自己做。」羊皮、牛皮、鼓圈、浸泡、拉皮、晾乾……一步步來,「做了幾百面了,有人拿去做聲音療癒,也有道士、出家眾買;我們喜歡在山上的營火旁一起敲,感受節奏在身體走路。」
魏秋燕把圖騰畫上鼓面,「生命樹、斯里壇城」成了祝福。「我畫圖,多半是想到對方需要什麼,就把心意畫上去。」,把祝福畫入鼓皮上,對方不知不覺中被療癒了,也有了前進的信心。

牆上掛著纏滿毛線的雨笙。凃耀國說,早期只用竹子製作,但冬天容易爆裂,「可惜了大家的時間」,後來加了毛線。牆上掛著纏滿毛線的雨笙。凃耀國說,早期只用竹子製作,但冬天容易爆裂,「可惜了大家的時間」,後來加了毛線。(廖儷芬/攝影)
凃耀國材料自己做,羊皮、牛皮、鼓圈、浸泡、拉皮、晾乾……一步步來。凃耀國材料自己做,羊皮、牛皮、鼓圈、浸泡、拉皮、晾乾……一步步來。(廖儷芬/攝影)
魏秋燕把圖騰畫上鼓面,「生命樹、斯里壇城」成了祝福。魏秋燕把圖騰畫上鼓面,「生命樹、斯里壇城」成了祝福。(廖儷芬/攝影)

一起動身體:瑜珈、攀樹與森林
「學瑜珈二十年了,去印度、泰國上課,學到的拿來共修。」凃耀國說。兩人把山坡地當成健身房,練攀樹、鋪樹網、烤火煮茶;朋友來,先光腳踩草地,先把身體放回來。「人需要自由、放鬆和快樂,這些練習是為了回到這三件事。」

「學瑜珈二十年了,去印度、泰國上課,學到的拿來共修。」凃耀國說。「學瑜珈二十年了,去印度、泰國上課,學到的拿來共修。」凃耀國說。(魏秋燕提供)
兩人把山坡地當成健身房,練攀樹、鋪樹網、烤火煮茶。兩人把山坡地當成健身房,練攀樹、鋪樹網、烤火煮茶。(魏秋燕提供)
「人需要自由、放鬆和快樂,這些練習是為了回到這三件事。」魏秋燕說。「人需要自由、放鬆和快樂,這些練習是為了回到這三件事。」魏秋燕說。(魏秋燕提供)

分享的規則:慢、真、夠用就好
他們的原則很簡單:不設限、不比較,但設備和材料要注重、方法和步驟要清楚、節奏和心情要放慢。「五個人就可以開班。」凃耀國說:「退休前是硬邦邦的國科會計畫,退休後是輕鬆的無負擔日常,但一樣秉持專業態度。」

他們的原則很簡單:不設限、不比較,但設備和材料要注重、方法和步驟要清楚、節奏和心情要放慢。他們的原則很簡單:不設限、不比較,但設備和材料要注重、方法和步驟要清楚、節奏和心情要放慢。(廖儷芬/攝影)
凃耀國找到了自製雨笙的做法。凃耀國找到了自製雨笙的做法。(廖儷芬/攝影)

留給來者的話
魏秋燕常對學員說:「你不必證明自己會什麼,先跟自己的呼吸待在一起。」凃耀國補一句:「好聽與不好聽、好不好看的差別,其實是你願不願意用心。」
當鑼聲漸息、顏料乾了,大家把作品裝袋,或只是把身體拉一拉、心情放一放。這個園區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可重複的日常:分享音樂、分享瑜珈、分享做鼓與雨笙、分享在森林裡的汗水與笑聲。
他們用退休日常,慢慢敲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好好生活,聲音就會自己變好聽。

這個園區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可重複的日常。這個園區沒有標準答案,只有可重複的日常。(魏秋燕提供)
他們用退休日常,慢慢敲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好好生活,聲音就會自己變好聽。他們用退休日常,慢慢敲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好好生活,聲音就會自己變好聽。(魏秋燕提供)
魏秋燕常對學員說:「你不必證明自己會什麼,先跟自己的呼吸待在一起。」魏秋燕常對學員說:「你不必證明自己會什麼,先跟自己的呼吸待在一起。」(廖儷芬/攝影)
當鑼聲漸息、顏料乾了,大家把作品裝袋,或只是把身體拉一拉、心情放一放。當鑼聲漸息、顏料乾了,大家把作品裝袋,或只是把身體拉一拉、心情放一放。(廖儷芬/攝影)


延伸閱讀
燃泥記─火在土上走
2025年09月20日 | 7天前
詩入石心 董坐大師與二水硯情
2025年09月19日 | 8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