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補「鎂」有助抗壓、改善情緒

研究發現,鎂缺乏可能提高憂鬱症風險。(Illustration by The Epoch Times, Shutterstock)
研究發現,鎂缺乏可能提高憂鬱症風險。(Illustration by The Epoch Times, Shutterstock)

文/Zena le Roux 編譯/張玉

幾個月來,瑪西婭.羅索(Marcia Rossouw)持續感到不適。「我並不是一直在哭,但我有一種連續低度的焦慮和一種無以名狀的沉重感,無法擺脫。」她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

羅索的睡眠品質下降,日常生活也變得吃力。經功能醫學檢測後發現,她體內的鎂含量偏低。透過飲食調整與補充劑,她的情緒逐漸改善。

鎂攝取有助情緒穩定

據估計,美國有45%的人未能攝取足夠的鎂離子。研究指出,「鎂缺乏評分」每增加1分,憂鬱風險上升13%。改善飲食與消除風險因素,或可預防甚至緩解憂鬱症狀。

發表在《營養評論》上的一篇涵蓋6.3萬人資料的分析發現,鎂攝取量最高者的憂鬱風險比最低者低34%。

鎂能通過調節,例如:谷胺酸和GABA(γ-胺基丁酸)等神經傳導物質,影響壓力反應與情緒穩定。GABA系統是中樞神經系統主要的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能減少神經元的活動。

醫師納塔利.莫羅(Nathali Morrow)向《大紀元時報》表示:「鎂對GABA系統至關重要,有助放鬆與減壓。」營養師蘇-艾倫.安德森-海恩斯(Sue-Ellen Anderson-Haynes)補充,鎂缺乏可能損害神經元、引發情緒低落;同時加劇發炎與氧化壓力反應,影響大腦情緒調節區域,如:杏仁核與下視丘。

造成鎂流失的生活因素

壓力、過量咖啡因、精製穀物與食品加工是鎂耗竭主因。煮沸含鎂食材,如:菠菜與豆類也會導致鎂流失,因為鎂會隨著水溶性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C)溶出到湯裡。

營養治療師卡特里娜.法雷爾(Katrina Farrell)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壓力會迅速消耗鎂儲備,身體會釋放鎂作為壓力反應的一部分。選擇生鮮原型食物有助保留鎂含量。」

《營養評論》分析建議,每日額外攝取100mg鎂可降低憂鬱風險7%,當攝入量從大約170mg增加到370mg時,效果達到最佳。不過,美國國家衛生院建議,補充劑來源每日不超過350mg。

補充含鎂食物,舉例來說:1杯熟菠菜大約含有150mg、1盎司(28g)杏仁約80mg、半杯黑豆約60mg。補充劑方面,例如左旋蘋果酸鎂、甘胺酸鎂與檸檬酸鎂,這些補充劑吸收率較好。

菠菜富含鎂。菠菜富含鎂。(Shutterstock)

新型態精準檢測工具

精準檢測工具雖然不是直接治療鎂缺乏,但能幫助找出潛在的失衡或吸收問題。

●鎂缺乏評分:臨床上使用像「鎂缺乏評分」工具。評分納入酒精、藥物使用(如胃酸抑制劑或利尿劑)、糖尿病及腎功能等因素,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容易缺鎂。

個人化鎂補充計畫:新的檢測方式,例如「紅血球鎂檢測」或「細胞內鎂檢測」,能測量紅血球中的鎂含量,更能反映長期狀況。根據這些數據,功能醫學醫師可調整鎂劑型與劑量,更精準符合個人需求。

基因型導向的營養建議:一些新興基因檢測能分析身體如何吸收與利用鎂。基因變異可能影響一個人吸收或保留鎂的能力,未來有機會用來制定更個人化的飲食與補充策略。

腸道菌相導向的建議:鎂主要在腸道吸收,糞便檢測可發現腸道菌相失衡,透過補充益生元、益生菌或發酵食物來改善腸道健康,提升鎂吸收率。

智慧飲食追蹤工具:新的應用程式能透過飲食紀錄提醒你鎂攝取不足。有些甚至會將營養素攝取量與情緒變化連結,幫助使用者看見鎂對情緒的影響。

原文Magnesium Depletion Linked to Depression, and How to Replenish It Effectively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延伸閱讀
惡性循環 螢幕成癮⮂社交障礙
2025年07月17日 | 3個月前
溫和不是軟弱退讓 而是一種選擇
2025年06月13日 | 4個月前
善用8種強大情緒 重拾熱情人生
2025年08月08日 | 2個月前
當情緒風暴來臨 談正向情緒管理
2025年08月11日 | 2個月前
替過去療傷 恐怕不會讓你感到快樂
2025年07月21日 | 3個月前
研究:憂鬱爸恐影響孩負面行為
2025年08月04日 | 2個月前
美國研究:睡眠過量影響身心健康
2025年07月13日 | 3個月前
目擊悲劇後,你的情緒還好嗎?
2025年07月04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