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智慧機器人產值 5年增至500億元

為因應少子高齡化所帶來的社會挑戰,同時提升國家競爭力,行政院會15日通過「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由國發基金匡列新台幣100億元扶植新創,國科會未來4年也將編列100億元相關預算,預估專業用服務型機器人的產值,5年內將從40億元擴大至500億元。
國科會指出,面對人口結構快速變化,智慧機器人成為解決勞動力短缺、高齡照護需求,以及應用在公共安全及防災救難等領域的解方之一。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20%,勞動力人口仍持續萎縮,因此有發展智慧機器人的迫切需求。
國科會表示,智慧機器人並非單一產業,而是結合人工智慧、高端晶片、感測器、邊緣運算、半導體、材料、機械設計等多項技術的系統性產業。不過,台灣在半導體、精密機械、ICT產業等完整供應鏈,具備智慧機器人的獨特發展優勢,可望迎頭趕上其他國家。
根據統計,2030年全球服務型機器人應用與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美元。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坦言,台灣目前欠缺將這些關鍵技術系統性的整合,國科會與相關部會所共同擬定的「智慧機器人產業推動方案」推出後,將建立完整配套措施,協助業者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智慧機器人產品。
針對產業扶植方面,陳炳宇指出,目前由國發基金匡列100億元投入,希望帶動民間一起投入,建立新創產業,預期民間投資、國發基金占比為1比1,或是最高至1比2,透過政府力量推動台灣機器人產業聚落,同時吸引海外優秀青年來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