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訪沙烏地 學者:中東和平的重大一步

美國總統川普12日展開他第二任期的阿拉伯之旅,將陸續訪問沙國、阿聯及卡達三國。週二(5月13日),川普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德舉行的美沙投資論壇上發表演說,讚揚美沙堅固的經濟和安全關係,並談到中東和俄烏局勢。川普政府也與沙烏地政府簽署了多項新協議和備忘錄,其中包括軍事合作協議。
對此,台灣淡江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鄭欽模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對美國與世界而言,有四項重大意義。

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
川普表示,他希望沙烏地阿拉伯加入《亞伯拉罕協議》。這是他在第一任期促成以色列與其他海灣國家達成的關係正常化協議。「我熱切希望、祝願,甚至夢想沙烏地阿拉伯……能盡快加入《亞伯拉罕協議》。」川普在投資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說。
川普還宣布解除對敘利亞的制裁,以便給敘利亞「一個走向偉大的機會」。川普說,他是應沙烏地實質領導人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的要求解除制裁。「多年來,敘利亞飽受苦難、戰爭和殺戮。正因如此,我的政府已經邁出恢復美敘正常關係的第一步,這是十多年來首次。」阿薩德政權於去年12月在拜登政府時期倒台,敘利亞新政府一直希望川普考慮解除對敘利亞的嚴厲制裁。
在演講中,川普還表示希望與伊朗達成協議,但他也警告伊朗領導人,如果拒絕他的「橄欖枝」,美國將「施加巨大的極限壓力」,並「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歸零。川普稱現在是「選擇伊朗未來走向的時刻」,警告伊朗「永遠不可能擁有核武器」。在美國中東事務特使魏科夫的主持下,並由阿曼斡旋,美伊已舉行四輪會談,最近一輪於週日舉行,並計畫推進談判。
鄭欽模表示,第一個意義是中東和平已見到曙光。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內,協助以色列跟「中東二哥」阿聯與巴林簽署《亞伯拉罕協議》,推進雙邊關係正常化,被視為是中東和平進程的重大一步,如今川普第二任期上任後再下一城,成功與「中東老大」沙烏地阿拉伯簽署《亞伯拉罕協議2.0版》的合作協議,可說是川普外交的重大勝利。
鄭欽模表示,回教世界可分為較為溫合的遜尼派與較為激進的什葉派,其中沙烏地又被視為遜尼派的老大,在回教國家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如果回教世界占90%的遜尼派,能夠跟以色列和解的話,基本上中東和平進程大約已完成了95%」。
他表示,美國基本上已經把包括胡塞武裝在內的什葉派三股武裝力量剿滅,如果以色列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恩怨情仇能夠化解,什葉派的伊朗能發揮的空間就很小了,再加上伊朗倒向中共以後,早已得罪了很多自由世界的國家,面對美國的制裁,伊朗已經難有翻身的機會。
逼俄羅斯上談判桌
美國於13日與沙烏地阿拉伯簽署了一項數字驚人的軍售協議,合約價值將近1‚42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3兆)和1項價值6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8兆)的沙烏地阿拉伯對美投資方案,內容涵蓋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

這項軍售案被白宮稱為「史上最大的軍售協議」,涵蓋五大類別:包括空軍升級和太空能力、防空和導彈防禦、海上和沿海安全、邊境安全和陸軍現代化、訊息和通訊系統升級。
鄭欽模表示,第二個意義是大幅提振美國國內經濟,以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實力,對美國投資6千億美元,對美國經濟是相當大的幫助,也讓川普在接下來的地緣政治爭奪上、全球經濟對抗上、以及關稅升級到貿易戰的過程中,美國的底氣都會非常充足。
第三是油價下跌將衝擊俄羅斯經濟,鄭欽模表示,美國近期與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OPEC國家協商,希望他們聯合增加生產石油,因此近期世界油價下跌,相較於俄烏戰爭開打後油價曾一度飆漲至每桶123.59美元,5月13日收在63.67美元,而依靠賣石油支撐戰爭的俄羅斯,將面臨巨大衝擊,戰爭將更加難以為繼,目的是逼迫俄羅斯總統普亭坐上談判桌。
第四是中東國家未來可以扮演產業鏈轉移的重要功能。鄭欽模說,美國近幾任總統都在推動「中東和平路線圖」,並希望透過「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取代中共依靠剝削與破壞自由貿易體系所建立的紅色產業鏈。
小心國際秩序的破壞者
不過鄭欽模也警告說,中共一直是國際秩序的破壞者,從資助中東恐怖組織到處滋事、提供俄羅斯軍援入侵烏克蘭、協助哈瑪斯攻擊以色列,再到近期幫助巴基斯坦恐怖分子攻擊印度,背後都是中共在操弄,「中共就是唯恐世界不亂,因為只要能分散美國的注意力,對中共而言都是好事」。
鄭欽模說,如今中東和平已經見到曙光,照中共一貫的邏輯,接下來肯定會在國際上製造事端,破壞國際和平進程,分散美國的注意力,國際社會必須要有所警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