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繪本派 插畫家楊宛靜(小j)的小宇宙

八月的嘉義中埔,陽光透過窗灑進嘉檳文化館,館內牆面掛滿色彩細膩的插畫,桌上陳列著各式繪本與周邊。這裡正在舉辦「2025夏日繪本派——楊宛靜(小j)繪本創作個展」,8月10日的開幕式吸引了不少家長與孩子前來,展場裡不時傳出低聲驚呼與討論聲。
「這個主題啊,因為是在八月舉辦,又是夏天,就像是一場屬於繪本的party,民眾、書和畫一起參與,熱鬧又有互動。」楊宛靜站在一旁,笑著解釋展名。她說,自己出版了許多不同風格的繪本,這次就像把它們全都邀來開一場聚會。
從應用美術到插畫之路
談起創作的起點,楊宛靜坦言自己是學美術出身,但並非走純美術路線,而是比較偏向商業與應用設計,「我們在學校學平面、立體、工藝都有,最後會自己找到喜歡的領域再發展。」這樣的背景,讓她在繪畫上不侷限於一種媒材或風格。
她形容自己的作品「中西合璧」——畫面多數人看來偏西方插畫風格,但內在節奏與情感,依舊保有東方人的細膩。
與貓的默契
在她的作品中,常能看到貓的身影。楊宛靜笑說,自己是「貓派」,「貓跟我很像,能群聚也能獨處,高冷一點,要理你是牠的恩賜。」她曾經家中養狗,直到有機會與貓相處,才發現這份性格上的契合,也讓貓成為她畫面裡的常客。
不過,她強調創作並不會直接套用自己的生活,「每個故事我都是量身定做,從角色出發去找適合的風格和媒材。」對她來說,角色設定是最花時間的階段,「就像抓線頭,一旦定調,整本書的畫法、氛圍就確定了。」
展場的氛圍 歡樂與細節
這次展覽陳列了她不同時期的繪本原畫,包括《親愛的》、《家有125》新版等,也有《動物農莊》等經典名著的插畫版本。觀眾在畫前駐足,有的找尋畫面中隱藏的小動物,有的與朋友討論故事情節。「我觀察到大家看畫時,臉上都有微笑,這就是我想要的——讓人暫時忘憂,被圖像包圍。」
展覽不只呈現插畫,也設有互動與出版品展示區,讓民眾翻閱、感受紙本的溫度。她希望觀者能像參加一場派對,自在地走動、停留、交流。
創作瓶頸與靈感的轉折
創作三十多年,難免會遇到靈感枯竭的時候。楊宛靜的方法是「完全不畫」,轉去做與繪畫無關的事——拔草、種菜、打掃、煮飯,「尤其是把家裡最亂的地方打掃一遍,把自己累倒,反而能放鬆,那根繃緊的弦鬆了,靈感就會突然回來。」
她認為創作不能把自己關在工作室裡,必須走出去,接觸人、事、物,「去旅行、看展覽、看電影,甚至接觸不同文化,這些經驗都會轉化成靈感。」
對合作與未來的開放態度
對於未來想嘗試的題材或合作,她並不設限。無論是與公部門合作辦展,或是在小咖啡館舉辦小型展覽,她都樂於嘗試。「圖書館、文教基金會來談授權,只要覺得適合,我都會開放合作。」
她特別提到,自己從小在有限資源中成長,更懂得珍惜手上的畫材與機會,「不需要最貴的顏料,而是珍惜得之不易的工具,再畫出讓人喜歡的作品。」這份務實與堅持,也反映在她的創作態度上。
夏日派對的邀請
「我希望觀眾在這裡感到快樂,像參加一場派對。」楊宛靜說。走出嘉檳文化館時,耳邊仍能聽見展場裡的笑聲與討論聲。這場展覽不只是一個展示空間,更像是一個溫暖的小宇宙,把故事、角色與觀者緊緊連在一起,此次展出時間到26日為止,民眾可以把握前來會場,一睹楊宛靜的插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