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聲、霧影與山林交響曲. 圓潭自然生態園區瀑布祕境

清晨的小雨還在山谷中細細飄落,嘉義竹崎的圓潭自然生態園區一如既往地寧靜,唯有溪水聲在山林間流轉。攝影家陳錫興在陰天時,走進這片被雲霧籠罩的秘境,鏡頭捕捉的,不只是瀑布與步道的輪廓,更是自然賦予土地的生命脈動。
佔地五公頃的圓潭自然生態園區,位於嘉義縣竹崎鄉,海拔近千公尺,是一座典型的中海拔溪谷型地貌區。這裡不但擁有清涼舒適的空氣,與四季分明的植被變化,更因為地勢地形多變,成為觀察峭壁、壺穴與瀑布地質構造的絕佳場域。
一柱迎賓的原木精神
進入園區,最先迎接訪客的,是立於入口處的原木意象指標,筆直的樹幹上刻著「圓潭自然生態園區」幾個字,彷彿一位長者,靜靜守護著這片山林。木柱四周種滿了紅紫色的觀葉植物與本地常見的灌木,襯著濛濛山嵐,更顯莊重。
「這麼大的原木,已經不容易見到了。」陳錫興說。他用長焦捕捉這根「迎賓柱」的紋理與植栽環繞的細節,畫面裡的青苔與水珠,顯示這裡常年潮濕,也孕育著豐富的生命。
三瀑連景 水聲迴盪
走進步道,第一眼看到的是「心湖瀑布」,從木棧道高處望去,瀑布水柱從岩壁間奔流而下,水花拍打著圓潭溪谷,發出清脆有力的聲音。霧氣繚繞的背景中,紅楓葉悄悄探出畫面,為這片綠意山水添上一筆詩意。
再往內走去,便是向山瀑布與圓潭瀑布。沿著濕滑卻平坦的步道走去,水聲逐漸由柔轉強,忽而低吟、忽而奔騰,在空谷中形成天然的交響樂。尤其是圓潭瀑布,從高處垂直而下,宛如銀鍊掛壁,底部深潭碧綠,水花細密如絲。這座瀑布落差高、水量豐沛,是整個園區的視覺與聽覺焦點。
「我拍圓潭那張,是特別繞過前景,用紅葉虛化襯托瀑布主體。」陳錫興說,他喜歡這種畫面中有呼吸、有層次的感覺,「讓人看得見水,也聽得見風。」
生態資源的寶庫
除了瀑布與溪流,整個園區還是一處生態寶庫。這裡可見台灣特有種昆蟲與鳥類蹤影,沿途藤蔓植物與蕨類錯落交織,不少樹上還垂掛著空氣鳳梨與寄生植物。陳錫興也特別拍攝了溪谷間奔流的小溪石,畫面中,白色水流如絲緞般穿梭於墨黑色的卵石之間,動靜皆美。
園區內還設有一座傳統水車裝置,木製水輪在水流驅動下緩緩轉動,後方是火紅的楓葉與翠綠的竹叢交織的背景。這不僅是生態展示的一環,也象徵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步道平緩 適合全齡漫遊
圓潭的步道鋪設完善,坡度平緩,從輪椅族、幼童到年長者皆可安心行走。攝影家特別拍下步道曲線優雅的一景,霧氣籠罩的林道像是導引著人們走進故事的起點。每走幾十公尺,就有觀景平台、解說牌與休憩椅,可讓旅人隨時駐足觀察、休息。
在霧中與瀑共舞
「我特別喜歡陰雨天來這裡拍,山嵐會跑下來,瀑布也更有張力。」陳錫興說。他在最後一張作品中拍下從高處望見的雙層瀑布,那是雨水豐沛時節才會出現的景象,宛如水從天上來,沿著岩壁翻躍而下,最後匯入翠池。
那一刻,山靜水動、霧裡濛朧,天地渾然合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