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中的離島 東嶼坪夏日靜土

東嶼坪漁民以最原始、也最純粹的方式處理漁獲。(陳錫興提供)
東嶼坪漁民以最原始、也最純粹的方式處理漁獲。(陳錫興提供)

【記者廖儷芬/澎湖報導】

在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眾多島嶼中,東嶼坪嶼是一個名字不響亮,卻靜靜守著時間與記憶的所在。這座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島,位於望安鄉海域,是名符其實的「三級離島」,更是台灣最南端國家公園的一部分。攝影家陳錫興於2025年盛夏來到這裡,用鏡頭記錄下陽光照拂下的海天、玄武岩與聚落生命,留下珍貴影像。

東嶼坪的聚落沿山腳蜿蜒而建,石砌牆體與混凝土房舍並立於坡地間,迎著海風而生。東嶼坪的聚落沿山腳蜿蜒而建,石砌牆體與混凝土房舍並立於坡地間,迎著海風而生。(陳錫興提供)
風袋指向藍天,停機坪靜候飛行的可能。風袋指向藍天,停機坪靜候飛行的可能。(陳錫興提供)
遠望東嶼坪,如海上一葉靜泊的綠舟。遠望西嶼坪,如海上一葉靜泊的綠舟。(陳錫興提供)

海上浮影 走進南方四島的最南端

從望安搭船約40分鐘,即可抵達東嶼坪。初見之時,遠山如鯨,海水由淺至深漸變為湛藍。下船後,島上空氣乾淨、視野遼闊,走在碼頭邊便能望見漁民曬魚、石砌菜宅與風化的舊屋,一切彷彿停駐在古早時代。

玄武岩構成的岸際,是東嶼坪最引人入勝的自然奇觀。島上柱狀玄武岩陡峭垂直,有如天然的城牆,形成海蝕洞與深色峽谷。這些岩壁來自遠古火山爆發後冷卻所形成,是南方四島中最壯麗的地質景觀之一。攝影師在陽光最猛烈的午後,捕捉到玄武岩映著湛藍海水的瞬間,畫面靜謐又充滿張力。

早期的燃油燈塔。早期的燃油燈塔。(陳錫興提供)
攝影家陳錫興說:「這是一個被遺忘、卻也因此更純粹的地方。」攝影家陳錫興說:「這是一個被遺忘、卻也因此更純粹的地方。」(陳錫興提供)
11島上空氣清新,視野遼闊。(陳錫興提供)

風的語言 海風吹過的生活紋理

島上的人文氣息藏在細節之中。村落依山面海而建,幾戶石牆建築與混凝土房舍沿著緩坡散布,牆上字跡斑駁的紅字寫著「愛玉、仙人掌茶、冰品、魚乾」,這裡的經濟活動與自然緊緊交織。

廟宇佇立在村中央,紅柱與燕尾屋頂在陽光下閃耀,顯示出島民對於信仰與保護的依賴。漁船停泊在靜靜的港口,岸邊浮台漂著幾艘漁筏,用保麗龍和木板組成,簡陋卻實用,是當地漁民出海的工具。

風吹過山頭,草坡搖曳。沿著山徑而上,可見散布的石堆與沿坡鋪設的水管,據說這些是早期為了解決島上取水困難所鋪設的臨時設施。石堆中,不乏珊瑚石、火山岩與貝殼化石,都是東嶼坪這座火成岩島嶼,與海共生的證明。

石頭堆疊成形,有的為記憶、有的為祈願;沿坡而上的白色管線,則記錄著人與自然對話中。石頭堆疊成形,有的為記憶、有的為祈願;沿坡而上的白色管線,則記錄著人與自然對話中。(陳錫興提供)
牆上紅字列出「冰品、愛玉、仙人掌茶」,是旅人與居民共同記憶的夏日滋味。雜貨店外牆上紅字列出「冰品、愛玉、仙人掌茶」,是旅人與居民共同記憶的夏日滋味。(陳錫興提供)
紅柱綠瓦,香煙繚繞,小廟坐落村心,是東嶼坪居民心靈的依靠。紅柱綠瓦,香煙繚繞,小廟坐落村心,是東嶼坪居民心靈的依靠。(陳錫興提供)

珊瑚、飛魚與生態的交響

東嶼坪的夏季不只有艷陽與風,還是海洋生態最豐盛的時節。四周水域為珊瑚礁與海草床分布區,擁有超過百種珊瑚與海洋生物。對潛水客而言,這裡是低干擾、高能見度的天堂;對當地人來說,則是飛魚、章魚與海菜的來源。

海岸的玄武岩石洞內,不時可見海鳥築巢,也有蝙蝠棲身,是自然與動物共享的棲息所。正因如此,這座島嶼在2014年被劃為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一部分,以保育其珍貴生態與傳統聚落。

東嶼坪地標。東嶼坪地標。(陳錫興提供)
玄武岩牆體,如刀劈斧鑿般聳立。玄武岩牆體,聳立在海中。(陳錫興提供)
東嶼坪港邊全景。東嶼坪港邊全景。(陳錫興提供)

一個值得緩步細嚐的地方

東嶼坪沒有便利商店,也不見喧囂遊客,島上沒有商業化設施,取而代之的是魚乾鹹香與風聲海語。攝影家陳錫興說:「這是一個被遺忘、卻也因此更純粹的地方。」他鏡頭下的東嶼坪,是一幅充滿海風吹拂痕跡、地景如詩的島嶼畫布。

當你踏上這塊土地,不僅是造訪一座島,更是與時間、自然與人文對話的一次深刻旅程。

東嶼坪上的民宿和冰店。東嶼坪上的民宿和冰店。(陳錫興提供)
荒廢的梯田。荒廢的梯田。(陳錫興提供)
混凝土消波塊延伸入海,與黑色玄武岩形成堅實的港灣防線,是島嶼與自然抗衡的具體表現。混凝土消波塊延伸入海,與黑色玄武岩形成堅實的港灣防線,是島嶼與自然抗衡的具體表現。(陳錫興提供)

延伸閱讀
在時間的邊界上 與東吉嶼相遇
2025年07月12日 | 14天前
龍門海蝕洞 海與天之間的祕境畫框
2025年07月05日 | 21天前
澎湖天人菊花海與夕陽的悄悄話
2025年07月04日 | 22天前
澎湖|極端氣候 珊瑚礁美景危機
2025年06月24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