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關稅搶補貨 美媒:秋季物價或上漲

美中貿易談判決定雙方互降關稅,CNBC週一(12日)報導,儘管美國在暫緩對等關稅的90天內,對中國商品稅率從145%調降至30%,但仍無法解除企業擔憂,預估短期間進口貨運量將激增,可能面臨更高的運費成本,使秋季商品調漲價格。
美國對中國關稅在既有10%基礎上,不放鬆芬太尼的20%關稅,與各國目前實施的10%稅率相比,美對中為期90天的30%稅率仍屬於高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受訪時曾說,美國會針對與中國談判結果,決定90天後是否再調高關稅。因此,紐約天使投資機構NY Angels成員卡明斯坦(Bruce Kaminstein)認為,部分企業物流雖然開始重啟,但沒辦法完全消除業者的疑慮。
航運分析公司Xeneta首席航運分析師桑德(Peter Sand)示警,受到近日貨運量激增影響,使海運價格飆升,預估短期內從中國到美國西海岸的海運費用將上漲20%。
鞋類零售商Deer Stags總裁馬斯開特(Rick Muskat)則表示,目前貨運需求大幅增加,推升貨櫃運費價格,「公司成本上漲接近四成」,可能會調高秋季商品售價來因應。
彭博週二(13日)報導,美國企業開始利用90天窗口期囤積產品,以防止90天之後各國關稅重新飆高。
美國麻薩諸塞港務局執行長Richard Davey表示,台灣長榮海運上週通知港務局,稱其從中國出發的船隻,將從每週停靠波士頓港1次改為每月2次,但美中互降關稅後,有接到客戶希望在90天期間增加進口的請求。
市場看好海運需求回籠,貨櫃三雄等航運股13日聯手強漲,長榮早盤股價一度漲逾9%,終場收斂成長6.9%至232.5元;陽明終場收78元、上漲7.59%,成交量超過10萬張;萬海也一度攻上漲停96.6元,終場漲幅收斂至4.66%、收92元。
美智庫學者:對台關稅可能降到10%
美國對台灣課32%的對等關稅,並有90天的豁免期,期間僅先課10%的基準關稅。關於台美關稅談判的走向,美國學者分析,對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最終有可能從32%降到10%;但台灣具優勢的產業未來恐面臨較大壓力。
以目前美國與各國談判的結果,美國對英國商品課10%的關稅。另外,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則從145%降至30%。
綜合媒體報導,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國際經濟專家華特斯(Riley Walters)對台灣媒體表示,對台灣談判代表而言,可以抱持希望的是,川普政府保有協商空間,美國對台灣的稅率最終有可能降到10%。
華特斯直言,台灣政府勢必要接受白宮一些政治敏感的要求,例如擴大開放美牛和美豬進口,這對台灣內部恐怕比較難接受。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Yun Sun)受訪時提到,對台灣而言,談判過程可能更像美國與其盟友或夥伴之間的談判,將涉及投資與特定產業關稅等議題。她認為,台灣具優勢、且擁有擴大出口潛力的產業,未來恐面臨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