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產創抵稅額 去年297億元創新高

經濟部2023年於《產業創新條例》新增「台版晶片法」優惠,2024年首度申報。據財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產業創新條例》核定的研發支出衝破3,000億元大關,來到3,390.7億元,抵減稅額高達29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針對台灣技術創新、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若投資前瞻創新研發支出金額符合要件,可以適用25%投資抵減;購置自行使用先進製程的設備,支出金額達到一定門檻,可適用無上限的5%投資抵減。
財政部表示,近年產創條例每年核定件數大約700~800件,但核定的研發支出金額已從2017年的1,302.8億元大幅成長至2024年的3,390.7億元,7年來成長1.6倍。
核定抵減稅額部分,從2017年的145.07億元成長至2024年的297.13億元,成長翻倍。財政部指出,主因高階研發與先進製程設備的支出金額普遍偏高,直接反應於研發支出及抵減稅額。
若檢視各縣市產創條例核定情況,2024年新竹市1,763.3億元,占比逾半,還有新竹縣核定376.8億元,相當於竹科就占了全國63%。從行業別分析,製造業中的電子零組件,其核定研發支出2,293.7億元,抵減稅額152.5億元,為產業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