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人約2%有酒癮 醫倡議酒癮個案管理

醫師表示,在台灣容易取得酒精,估計大約2%成人有酒癮,但只有極少數個案尋求治療,加上社會對酒精成癮的認知不足,使個案低估治療需求,甚至中斷療程,治療效果大打折扣,故應建立酒癮個案管理制度,建立長期追蹤計畫,以降低復發風險及共病危害。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酒精每年導致全球超過百萬人死亡,不只是癌症,還包括肝炎、肝硬化、胰臟炎、心血管疾病、失智、抑鬱症、自殺、酒駕、暴力等社會問題。
WHO在2007年將酒精及其代謝產物乙醛列為一級致癌物。乙醛會直接破壞細胞DNA,若累積在體內將大幅提升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風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張祜銘表示,在台灣容易取得酒精,估計大約2%成人有酒癮,卻只有極少數個案尋求治療,加上社會對酒精成癮的認知不足,個案往往低估治療需求,缺乏改變動機,或是即使接受治療也極易中斷,以致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張祜銘表示,研究指出,酒癮是一種疾病,起因於負責管控情緒、決策、思考及行為的大腦功能失調,其治療方式與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類似,需要持續治療與追蹤。
張祜銘說,建立酒癮個案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整合酒癮治療資源,由專業個案管理師為個案量身打造個別化的關懷追蹤計畫,提供共病如憂鬱症、焦慮症、失眠的治療安排,有助於降低復發風險及減少其他疾病的危害。
張祜銘強調,治療酒癮並非僅靠意志力就能戒除,而是像其他慢性疾病一樣,需要持續進行各類治療及重塑遠離酒精的生活型態方能維持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