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貨效應 電子零組件業加班工時創46年最高

第一季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的加班工時為25.9小時,創下46年以來同期新高。(123RF)
第一季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的加班工時為25.9小時,創下46年以來同期新高。(123RF)

【記者張原彰、侯駿霖/綜合報導】

受到美國關稅帶動的拉貨效應影響,國內第一季出口暢旺。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第一季製造業加班工時創下14年以來同期最高,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的加班工時為25.9小時,創下自統計以來、46年來最高水準。4月台股日均成交值驟減,導致證交稅實徵淨額僅178億元,年減幅度高達31%。

主計總處統計,3月的全體受僱員工加班工時平均為8.5小時,第一季加班工時平均亦為8.5小時,年增0.4小時。製造業3月的加班工時為16.9小時,年增0.9小時,連續10個月成長,第一季加班工時為16.3小時,創下14年以來同期最高。

雖然關稅陰霾籠罩全球,未來經貿表現雜音多,但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受惠於AI(人工智慧)商機延續及關稅前拉貨效應,台灣的出口表現依舊亮眼,相關業別大多加班以因應需求。

主計總處指出,製造業中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與AI發展密切連動,3月加班工時為25.6小時,連續21個月成長,第一季加班工時平均為25.9小時,更創下自69年統計以來的同期最高水準。

主計總處統計,第一季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年增0.81%,為4年以來最大增幅,也是4年來首度轉為正成長,累計實質總薪資平均數成長0.73%。主計總處指出,薪資成長超過通膨,第一季不論是實質經常性薪資或是實質總薪資都延續正成長的趨勢。

對等關稅影響股市 4月證交稅大減31%

美國對等關稅造成全球股市劇烈波動,4月台股日均成交值驟減,跌破4,000億元。財政部統計處12日公布,4月證交稅實徵淨額僅178億元,年減幅度高達31%,成為自2023年2月以來最大降幅。

統計處公布,4月全國賦稅收入為1,541億元,年減3.1%,連續兩個月衰退。觀察主力稅目,以證交稅年減80億元、營利事業所得稅年減70億元較多,綜合所得稅年增59億元,營業稅年增48億元。

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美國4月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後,又暫緩實施90天,使台股走勢急漲急跌,4月出現最大跌點與最大漲點,投資人呈現觀望氣氛,上市櫃股票的日均成交值來到3,381億元,達到自2023年11月以來新低量,象徵台股交易動能的4月證交稅實徵淨額年減31%至178億元。以當前形勢推估,由於比較基期偏高,5月證交稅連續3個月負成長的機率較高。

至於前4月期交稅實徵淨額創下同期新高,是否與市場避險行為有關?劉訓蓉說,短時間的單一數據尚難研判,應觀察後續走勢,期交稅的金額較小,也會讓拉高變動幅度。

與房市相關的土地增值稅、契稅及房地合一稅也同步下滑。4月土地增值稅實徵淨額54億元,年減28.3%,主因房地交易量與大額稅款案件減少;契稅實徵12億元,年減27.1%;房地合一稅實徵43.78億元,年減16.3%,這與不動產買賣件數下滑有關。

財政部表示,4月為所得稅申報初期,常發生稅收波動,但4月全國稅收年減49億元約3.1%,意味著經濟成長動能可能不足。目前面臨美國延續晶片管制、半導體關稅未定等變數,可能影響台灣的出口獲利與稅收,有待緊密關注。◇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