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估:美對等關稅10%~30%

北威13日舉辦「川普關稅戰因應策略」論壇,近期美國與英國、中國關稅談判陸續出爐,對等關稅分別來到10%及30%,中信金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預測,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的天花板是30%、地板價是10%,台美貿易持續磋商,盼能爭取豁免清單。
林建甫表示,英國對美貿易逆差,若從對等關稅角度著手,應該是英國對美國增加關稅,但實際上是美國對英國課徵10%,可以推估川普政府政策下限基本是10%。
另外,針對美國對中國稅率談完後是30%。林建甫認為,30%有機會是對等關稅上限,台灣供應鏈與美國互補,若對台灣課稅、也會傷及美國,政府談判時,應該爭取美國的豁免清單。面對關稅戰不確定性,行政院祭出930億協助企業,其中200億研發補助、180億幫助農產品非常重要,必須維持國內產業穩定。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指出,美國《232調查》是否對半導體課徵,是後續政府應該關注重點,台灣希望與美國以「零關稅」為談判基礎,但從美英國談判例子上,可看出美國並未打算零關稅。
劉大年認為,台灣可以減少美牛、美豬等貿易障礙,降低農產品、保健食品與汽車關稅,以及增購美國天然氣等方式因應。不過,台灣政府未來若要加入其他區域貿易協定,必定會參考台灣對美開放項目,且「只多不少」,應該審慎。
貿協資深顧問李牮斯表示,關稅並不會讓美國貿易逆差減少太多,主要影響因素是匯率與儲備資產,台灣企業在這波關稅戰來襲,雖然拿到不少訂單,但應該要思考如何因應匯率、儲備資產變動的長期策略。
至於5月初新台幣猛烈升值,外界抨擊央行沒有作為。對此,林建甫說,新台幣若緩步升值,很容易猜測匯率走勢,就會引來外資套利,這次先一步到位、再拉回修正,反而比較沒有套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