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接待多項優惠 中共7手法統戰台青年

陸委會13日公布中共拉攏台灣青年的7種手法,包括學術交流、科研競賽、網紅培訓、徵文比賽、優惠門票、企業實習、獎勵措施等,並指這些都是「口惠而實不至」、「名為惠台實為惠中」的青年統戰,提醒家長及師生們,對於中方提供全額免費或落地接待等不合常理的活動,務必提高警覺。
陸委會在臉書發文表示,暑假即將到來,中共持續透過各種管道招攬我青年學生,赴中國參加各式交流活動,有7大手法,首先是「學術交流」,以學術交流、夏令營為名,由教師或政治人物帶學生赴中參訪「紅色景點」或參加具政治色彩的活動;二、「研競科賽」,招攬台灣大學生前往中國比賽,並參訪中共設置的台青創業園區。
三、「網紅特訓」,中共開設免費的新媒體課程,招攬台灣年輕人赴中培訓,或撒錢收買台灣網紅,對年輕人統戰宣傳;四、「徵文比賽」,報名即可獲得獎金及前往中國的免費研學機會,並於具政治色彩活動中朗誦作品;五、「優惠門票」,提供中國一級景區免門票優惠,吸引台灣年輕人赴中旅遊,增進對中認同。
六、「企業實習」,由中國國企及大型科技公司提供寒暑假實習名額給台生,吸引台生赴中發展;七、「獎勵措施」,以融合發展之名祭出多項優惠措施,提供就業補助、免費住宿等,吸引台青前往就業、創業。
陸委會說,這些具有高誘因又看似無害的「機會」,可能會淪為中共的統戰宣傳工具。如有必要赴中參與交流活動,應留意赴中風險,並建議至陸委會「國人赴陸港澳動態登錄系統」進行填報,學校也應確實於教育部「赴陸教育交流活動登錄平台」登錄,以保障人身安全與權益。
中共對台媒體人徵稿
綠營:轉向政治情報滲透
中共對台滲透手法日益細緻,而媒體人早已被視為潛在情報通路。民進黨中國部13日指出,近期曝光的徵稿行動主要可歸納為三種類型,首先是「電子郵件直投」,中共涉台研究機構直接寄信至跑兩岸新聞的記者信箱,邀請撰寫有關兩岸關係、國防部署、外交政策與總統職權等高度敏感議題的「外稿」,並以高額稿酬作為誘因。
第二、透過社群平台偽裝境外智庫。部分人士假冒「新加坡智庫」或其他第三地機構,在臉書主動聯繫台灣記者,言談中使用明顯中國式用語如「早上好」、「可先付訂金」等,實際查證後卻發現根本無此機構,顯然是統戰包裝下的假面邀稿。
第三、以中國地方媒體名義進行操作。民進黨舉例,如福建地方報社會提供官網連結邀稿,並強調「台閩一家親」、「主題自由」,試圖營造善意交流氛圍。但當台灣記者表達拒絕後,對方立即刪除對話並封鎖帳號,顯示背後極可能是有系統的情蒐作業。
民進黨指出,三種操作以「學術」、「新聞」或「中立智庫」作包裝,實為中共統戰機構假借非官方身分,對台媒體與知識圈進行滲透的手段。據媒體報導,徵稿對象首重熟悉政黨生態、了解民進黨決策結構與權力運作的媒體記者與評論者。
民進黨說,多位爆料者指出,中共特別要求撰寫「政黨內幕」等深度內容,顯示其徵稿已超越輿情蒐集層次,轉向政治情報滲透。這已不是單次新聞合作,而是計畫性、結構化的認知控制工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