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未來與美方談判 將秉持三大原則

總統賴清德(後中)2日前往經濟部新北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參加座談。(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後中)2日前往經濟部新北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參加座談。(總統府提供)

【記者吳旻洲、張原彰、林丞奕/台北報導】

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後,目前進入暫緩徵收90天的協商期。總統賴清德2日表示,目前已經跟美國進行第一次談判,後續政府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台灣產業發展空間」、「不犧牲任一個行業」等三項原則進行談判。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挑戰,賴清德與執政團隊啟動產業傾聽之旅,2日率團前往新北產業園區,與新北市長侯友宜傾聽產業心聲。

★相關閱讀:

賴清德:不會犧牲任何一行業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台灣中小微型企業數高達150至160萬家,占所有登記家數的98%,提供全國916萬個就業機會,占勞工八成左右,所以政府在這波關稅衝擊中,非常關心中小微型企業。

對於跟美國的談判,賴清德說,目前已經進行第一次,後續會持續進行,政府秉持三個原則,第一、確保國家利益;第二、要維護台灣產業發展的空間;第三、不會犧牲任何一個行業。

盼物價上漲控制在2%內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他表示,行政院使用歲計賸餘編列特別預算4,100億元,其中930億元挹注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另挹注台電1千億元,回應業界希望台電不要調漲電費的訴求。他說,大眾都希望供電穩定,經濟部已盤點,即便把人工智慧、資料中心所需的電費概括估計進去,到2032年穩定供電沒有問題。

賴清德說,疫情期間台電未調整電價,沒有反映成本,經營盈虧數字上較不理想,但也確實發揮穩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效果,政府也應給予台電合理對待,在當前關稅衝擊下,政府希望將CPI控制在2%以內,並穩定匯率。

他表示,國際貨幣基金原預測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2%,在美國關稅政策公布後調降至2.8%,唯有台灣原被預估2.7%,卻調高到2.9%,這代表國際社會對台灣經濟韌性抱持正面看法。他強調,台灣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5.37%,雖與產業趕著在90天談判期內出貨有關,但仍是眾人努力的成果;另外,台灣外銷的產品除出口美、中,還有65%是銷往世界各國。

侯友宜:產業很關心電力問題

侯友宜致詞時表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新北市除了與中央合作,也成立企業紓困小組、穩定物價小組、就業穩定小組,從企業營運、民生消費與勞動就業三個層面,提供即時幫助。

侯友宜說,他與產業界代表進行多場座談會,產業界最關心三個問題:第一、國際情勢不斷轉變,產業界感到惶恐,盼能快速得到相關資訊,及早應變與準備;第二、產業界非常關心電力問題;第三、產業界希望總統多溝通、多傾聽。

總統賴清德(中)2日前往經濟部新北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參加座談。總統賴清德(中)2日前往經濟部新北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參加座談。右二為新北市長侯友宜。(總統府提供)

產業界齊喊話 挺撥補台電千億

面對全球經貿局勢變化、能源成本持續上升,中華民國輸出入公會聯誼會2日表示,台灣電價於2022年至2024年間,工業電價上漲已高達106%,民生用電也都調漲。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台灣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受到嚴重影響。若無適當撥補台電,穩定電價、確保供電安全,恐衝擊產業發展。

工業總會則表示,據勞動部最新無薪假統計,主要是製造業增加,包括車床銑床製造業、基本金屬製造業、電子零組件業皆因訂單減少而實施無薪假。支持撥補台電才能穩定電價,盼立法院審議時,朝野各界能幫助台灣產業克服難關。

台灣電力工會、台灣石油工會和台灣自來水企業工會三大工會也聯合聲明,呼籲立院各黨派委員捐棄黨派間政治歧見,共同為福國利民努力。工商協進會也說,朝野政黨應以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為重,放下歧見,就台電財務及能源政策進行公開、務實對話。

藍:台電成錯誤能源政策消波塊

另外,有台電員工1日赴經濟部前陳情抗議,訴求讓核電延役,並主張錯誤的能源政策造成台電龐大虧損;經濟部長郭智輝卻表示「看不下去可以離開」,被質疑態度傲慢,必須為失言下台負責。國民黨立委牛煦庭2日表示,錯誤的能源政策不修正,台電永遠推在前面當消波塊,基層員工看不下去站出來,但「長官們」不願意正視基層吶喊,反過頭來說不喜歡就離開,完全不適任。

經濟部長辦公室則表示,陳抗內容存在不實之處,已多次澄清,目前台灣供電穩定、台電碳排係數亦逐步減低,在野立委不應引用錯誤資訊抹煞全體台電員工的努力。◇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