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經營權遭中資狙擊? 金管會:違法可處2500萬、限期出清

金管會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金管會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超過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可成,主要供應電腦、通訊電子產品的機殼製造,預計在5月27日改選董事會,但僅持有股權1%的新加坡外資股東「TIH」,卻在今年3月提1席董事、3席獨董候選人名單,爆發假外資疑雲。金管會1日表示,已接獲檢舉案,若查核確為中資,最重可罰款2,500萬元並限期出清。

可成董事會結構為4席董事、3席獨董,但TIH提名1席董事、3席獨董,明顯衝著審計委員會的獨董席次而來,因為董事會執行重大資產交易或資金融通,需經審計委員會同意,若未全數同意,董事會須2/3以上董事同意才能執行。可成董事長洪水樹指出,TIH的3席獨董人選,都是股權重整背景,與可成技術密集的經營型態完全不同。

金管會1日召開例行記者會,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表示,已接獲相關檢舉,並啟動查調機制。若有違法中資,依《兩岸關係條例》93條之1規定,可處2500萬元罰金或停止股東權益、限期出清持股等。

至於中資判斷標準,黃厚銘說,中資是看公司30%股權比重,或是對公司有決策影響力,控制力判斷需個案檢視。至於外資登報徵求委託書,是否違法?金管會表示,若查有價購情形,將依《證交法》第178條規定,代徵求委託書單位可處24萬以上、480萬元以下罰金。

此外,金管會原訂赴中國金檢5家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及證券公司,因為遭立法院刪除八成旅費,僅能到香港金檢1家公司,考量金融機構在中國大陸的風險,將從台灣總行的實地檢查作替代性措施因應,包括銀行海外分行的內稽、會計師報告等。◇

延伸閱讀
美國關稅談判 印度拚先達陣
2025年04月30日 | 4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