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認識實用穴位:太衝穴

太衝穴。(博大出版提供)
太衝穴。(博大出版提供)

文/溫嬪容中醫師

取穴

太衝穴位於大拇趾次趾之間,往上盡處岐骨間的凹陷處,即足大趾本節後二寸,按本穴位會有痠脹感;屬足厥陰肝經,是肝經俞穴原穴,即肝經原氣留止在本穴,五行屬土。

古時以本穴診生死。本穴有動脈應手,稱太衝脈,生病的人有此脈者易治,無此脈者死。太之意大、重要;衝之意為通行的大道、衝要,表示本穴位居衝要之處,而肝經脈氣行至本穴盛大,故別名大衝。

太衝穴功用

1.調解血量:是針刺麻醉手術常用穴位之一;肝藏血,有調解血量作用。

2.治膝痛:屬膝內側痛、久病或虛痛用灸法。配合陰陵泉穴。

3.治肝病:此穴為肝經原穴,可用灸法,為保健肝臟良穴。

4.治痛經:本穴能疏肝氣,配合三陰交穴效果更好。

5.治眩暈:耳源性眩暈或肝腸上亢引發眩暈,重按此穴,平常當保養穴,可減少發作機率。配合中渚穴。

6.治高血壓:可降痰濁上逆,配合陽陵泉穴。

7.治咽喉痛:晚睡引發肝火上升,或打呼引起,或吃烤、炸、辣食物所致咽痛。配合中渚穴。

8.治肋脅痛:本穴可疏經活血。配合內關穴。

9.治青春痘:適合熬夜,喜食辛辣、烤、炸食物引起肝火旺所致青春痘。配合曲池、合谷穴。

10.治小腹疝氣:多有寒溼之氣,用灸法。

11.治更年期症侯群:女子以肝為先天,養肝血,平肝清肝,可緩解更年期諸多不適症狀。配合三陰交穴。

12.治腰背疼痛:在本穴周圍上下按壓尋找較明顯的痛點,揉按至不痛。

13.治兩目昏暗、乾眼症:肝開竅於目,本穴有補肝血,活血通絡之功。配合養老穴。

14.治寒溼腳氣,步行艱難:用灸法。配合陽陵泉穴。

15.治半身不遂,足軟無力:配合足三里,用灸法。

16.治震顫手足抖:老祖宗說「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本病難治,本穴當作保養穴。配合內關穴。

17.治頭痛:適合因情緒引起血管肌肉痙攣的頭痛。配合神門穴。

18.治面肌痙攣抽搐:肝為風木之藏,此病多與肝風有關,本穴可清肝火平肝風,要按對側,即左面抽搐按右太衝穴。

19.治失眠,勞心又勞身、很累又睡不著:最適合按本穴。配合 三陰交穴。

20.治急慢驚風羊癇風癲癇:此類病多下元肝腎不足引發肝風內動,本穴可平肝熄風。要配合內服藥效果較穩定。

——摘編自《按開人體的竅穴位玄機妙用》,(博大出版提供http://broadpressinc.com/ )◇

延伸閱讀
霜降不是牛排 秋冬養生重黑白
2025年10月14日 | 25天前
【鄧醫談養生】五十肩的保養調理
2025年10月16日 | 23天前
中醫秋季調理肌膚 為入冬做準備
2025年10月14日 | 25天前
60+「老人臭」怎形成?如何改善?
2025年10月01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