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五臟排毒 把握食物穴位和時間
所謂的「毒素」,泛指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體內積存毒素會傷害五臟(肝、心、脾、肺、腎),因此排毒對身體健康具有關鍵作用。雖然五臟器官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但只要吃對食物與按壓相關保養穴位,並配合特定時間,就能幫助五臟排毒。
排肝毒 精采一生
肝臟是人體的解毒器官,負責把毒素轉化成無毒或低毒物質,讓人體免受毒素影響。但很多人未能保護它,使其過度勞累,以致損害健康。
淨化肝臟6食物
1.大蒜:含有多種硫化合物,能激活(啟動)清理身體毒素的肝酶;所含的大蒜素和硒,能防止毒素損害肝臟,並幫助肝臟排毒。
2.葡萄柚:富含天然維生素C和抗氧化劑,是兩種強大的肝臟清潔劑。還含有促進生產肝臟解毒酶的化合物,以及能燃燒肝臟脂肪的柚皮素。
3.綠茶:含有兒茶素,是一種植物抗氧化劑,可消除脂肪及毒素堆積在肝臟,促進肝功能正常。
4.酪梨:富含榖胱甘肽,能讓肝臟避免毒素過載。一些研究表明,每週吃1~2個酪梨,持續30天,就可以修復受損的肝臟。
5.核桃:含有高濃度的L-精胺酸、胺基酸、榖胱甘肽和ω-3脂肪酸,能幫助肝臟清除有毒的氨。
6.薑黃:是最強大的護肝食品之一,可防止毒性損害肝臟,甚至使受損的肝細胞再生。薑黃也能促進膽汁的生成,收縮充血的肝管,提高膽囊的整體功能。
按壓太衝穴
中醫認為按壓此穴,可助肝臟排毒。它位於足背第1~2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用拇指按揉(不要太用力)3~5分鐘,感覺輕微痠脹即可,兩隻腳要交替按壓。
子丑養肝
晚上11點~凌晨3點,是肝臟最強的時間,此時肝臟為排除毒素而活動旺盛,所以要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態,才能使肝臟完成代謝廢物的運作。
除去心毒 做好人
心臟有毒會表現出許多症狀,如舌頭潰瘍、額頭長痘等。那麼,如何為心臟排毒呢?
吃苦排毒選蓮芯
蓮芯味苦,可發散心火,被認為是最好的化解心臟熱毒的食物。用蓮芯泡茶,再加些竹葉或生甘草,可增強它的排毒作用。
午時護心
中午11~13點是心臟最強的時間,可吃些具有保心、助排毒作用的食物,例如:茯苓、堅果、黃豆、黑芝麻、小棗、蓮子等。此外,晚上7~9點,可以吃苦瓜沙拉,沙拉的甜味能遮擋苦瓜的澀苦味道,又不會失去苦瓜的排毒效力。
按壓少府穴
少府是心臟排毒要穴,位於手掌面,第4、5掌骨之間。按壓此穴要用些力,左右手交替,常按壓可有效為心臟排毒。
排脾毒 護健康
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周圍淋巴樣器官,具有造血和血液過濾功能,因此脾臟內的毒素,要及時排出體外。
吃酸有益
酸味食物可助脾臟排毒,還具有健脾與抗毒的功效,例如:烏梅、醋等,這些食物也能增強腸胃消化功能,使毒素盡快排出體外。
按揉商丘穴
商丘是脾臟排毒要穴,位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此穴3分鐘,保持酸重感即可,兩腳要交替做。
巳時運動健脾
上午9~11點是脾經時段,可做一些健脾運動,如輕捶小腿運動:蹺起二郎腿,一隻手攥起拳頭,輕捶小腿處,連續敲打5分鐘。因為脾經經過此,輕輕捶打可以刺激脾經運動,提升脾臟功能,讓長期淤積於此的毒素順利排出。飯後散步也能幫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過要長期堅持才有效。
排肺毒 氣壯人生
肺是主管呼吸運動的器官,身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系,呼出體內產生的濁氣,吸入自然界的清氣,使體內外不斷地進行氣體交換,維持著人體健康。
常吃蘿蔔、百合
蘿蔔能幫助肺臟排毒,也能幫助大腸排出宿便。中醫認為,大腸和肺的關係最密切,肺排出毒素程度取決於大腸是否通暢,因此建議常吃蘿蔔,生吃或涼拌皆可。
此外,肺臟不喜燥氣,在燥的情況下,容易積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功效,能助肺臟抗擊毒素,但烹煮百合的時間勿過長,否則其中的汁液會減少,防毒效果打折扣。
按壓合谷穴
中醫認為,有利肺臟的穴位是合谷穴。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此穴位,用力按壓,有養肺之效。
辰時運動排汗解毒
肺臟管理全身的皮膚,所以排汗能帶走體內毒素,讓肺更清爽。早上7~9點是肺臟最強的時間,最好能在此時,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以利排毒。
排腎毒 固本培元
人體的代謝物對細胞有害,如果血液中的廢物不盡快排出,會使人體中毒,因此血液要不斷地把廢物運送到人體的排泄器官──腎臟。
常見的腎臟排毒與天然補腎排毒方式,通常是利用一些特殊的飲食來促進腎臟健康,並防止腎結石。而腎臟排毒也包括控制血壓和血糖,以提高泌尿道和膀胱的功能,增強免疫力。
有益食物
‧山藥能滋補很多臟器,但仍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藥可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
‧冬瓜富含汁液,會刺激腎臟增加尿液,以排出體內的毒素。
‧黃瓜的利尿作用能清潔尿道,有助於腎臟排出泌尿系統內的毒素。
‧西瓜、檸檬汁、蔓越莓汁和南瓜子,也有助於腎臟排毒。
晨起喝水
腎臟最適合的排毒時間為早晨5~7點, 因為身體經過一夜的修復,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此,所以建議晨起喝一杯白開水,沖刷一下腎臟,將毒素排出體外。
按揉湧泉穴
此穴位於足底前1/3處,經常按揉5分鐘,排毒效果明顯,但不要用太大的力道,稍有感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