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畫家的小旅行 義大利的藝術與歷史對話

這趟旅程,台灣畫家王德合和太太從羅馬、梵蒂岡,一路走到托斯卡尼。義大利的城市,每一步都踩在歷史裡,每一次抬頭都像進入藝術殿堂。王德合笑說:「這裡的文化厚度,讓人不禁靜下來,想細細去感受。」
羅馬:穿越古今的心臟
羅馬是他們此行的第一站。站在萬神殿前,天空藍得透亮,古老的石柱像是靜默的守護者。走進圓頂下方,陽光從天窗灑落,整個空間寬闊而莊嚴。這座建築歷經兩千年仍矗立不倒,讓王德合直呼「驚嘆古羅馬人的智慧」。
另一個震撼人心的地點是競技場。當他站在看台上俯瞰,腦海裡浮現的是角鬥士與觀眾的呼喊聲。如今只剩下斷垣殘壁,但宏偉依舊。王德合說:「羅馬人崇尚力量與榮耀,這裡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梵蒂岡:信仰與藝術的中心
走進西斯汀禮拜堂,米開朗基羅的壁畫《最後的審判》覆蓋整個牆面,密集的人體與緊張的表情,讓他形容「像是一首巨大的交響曲,震撼到讓人屏息」。
在聖彼得大教堂內,金碧輝煌的祭壇吸引著每個遊客。抬頭望去,穹頂上的光宛如一道神聖的邀請。走到一旁,米開朗基羅的《聖殤》雕像靜靜地放著,瑪利亞懷抱著耶穌的身體,線條柔和卻充滿哀傷。王德合說:「那一刻,人潮再多,心裡卻是一片寂靜。」
他也在梵蒂岡博物館流連許久。雕像長廊裡,一排排大理石人像,像是古代哲人的聚會;著名的旋轉樓梯則以優雅的線條盤旋而下。「這裡的藝術和建築,不只是展示,而是讓人真實地走進歷史。」他說。
西恩納:節慶裡的中世紀
離開羅馬與梵蒂岡後,王德合夫婦來到托斯卡尼的西恩納。這是一座充滿中世紀氛圍的小城,蜿蜒的石板路與斜坡上的建築,宛如走進一幅古畫。
他們到訪的那天正值一年一度賽馬節的前夕。走到著名的「扇形廣場」,可以看到靠外的石板路已覆上一層土,為的是讓馬匹能安全奔跑。這個賽馬節不僅是比賽,更是各家族的榮耀之戰。
午後,廣場逐漸熱鬧,家族旗幟在風中揮舞,鼓聲此起彼落。傍晚時,啦啦隊與觀光客湧入廣場,笑聲與吶喊聲交織,整個城市瀰漫著節慶的能量。「若不是隔天一早已預約了佛羅倫斯的烏菲茲美術館,真想留下來看比賽衝刺的瞬間。」他笑著說。
旅行的心情
這一路,王德合和太太常常在古蹟裡抬頭仰望,也在街頭巷尾靜靜走過。對他來說,義大利不只是一個國家,更像是一座流動的博物館,一本翻不完的歷史課本。
「無論是羅馬的石柱、梵蒂岡的天頂,還是西恩納的廣場,每一處都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是時間?什麼是永恆?」王德合說。
這趟小旅行,沒有華麗的行程安排,卻讓他與太太親身走進藝術與信仰的核心。「對我這個畫家來說,更像是一場對美的再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