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資來台蠢動 陸港建商提早卡位
政府祭出打房措施一波接一波,民眾卻苦等不到房價下修,高房價時代究竟誰在進場?許多跡象顯示和「陸資」有關。
儘管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開放陸資來台購屋 11年至今年第一季為止,累計總件數僅 143 件,購買金額 22 億多元,其中今年第一季,陸資來台投資不動產的金額達 4.2億元,創下單季交易額新高,然而這只是檯面上的數字。
陸資繞道543投資房產
台灣政府對陸資來台購屋有「543條款」的限制(即:購屋貸款上限為5成上限、有購屋者在台最長停留4個月、3年內不得轉售),甚至自今年元旦起針對中國人民來台取得不動產採取「總量管制」(每年取得土地上限為13公頃、建物400戶;總量土地上限1,300公頃、建物2萬戶)。
看似嚴格限制,實際上部分陸資早就透過台商或台灣親友作為人頭買房,或將資金以第三地公司的名義轉入台灣,進一步投資不動產。另一方面,由於限制項目中並未將預售屋納入,近期就有媒體披露,許多陸客來台買預售屋的情況擴大,不少陸客直接以刷卡方式來台投資買房,引起主管機關注意。
中國開發商在台首推案
其中,陸資建商萬通國際在台推出的首宗預售案「萬通台北2011」,由於五成買方是大陸客,備受各界矚目。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不動產投資與經營學位學程副教授花敬群認為這個案子需要後續觀察,因為五成的購屋人如果是大陸人,必須透過正式的程序申請核准,之後能否順利交屋還是未知數。
花敬群舉過去宜蘭的案例說明,當時有十幾位大陸人申請購買同社區的物件,最後因為國安疑慮,幾乎通通被駁回。
香港房仲業者提前卡位
包含中原地產等香港房地產業者,由於看到香港經驗的發展,看好陸資未來對台灣房地產需求將大為增加,因此提前來台設點卡位,等著為陸資買房牽線。
對此花敬群認為,香港跟中國大陸地理上直接相連,一國兩制後,大陸人在香港置產買氣扶搖直升,但陸資來台灣買房的情況就不一樣,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加上台灣人對中國人還存在隔閡,因此,目前陸資來台買房偏重投資目的,自住需求較少。
陸資來台究竟是否是促成台灣高房價的主因?花敬群以當前陸資置產所占交易量的比重上來看,還不至於決定市場的價格和走勢,主因還是以政府的房市政策,但為解除民眾疑慮,同時防範陸資操作台灣房市,首要任務就是清查購買豪宅的資金來源,才能維護陸資取得房產物權等相關管理制度的穩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