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行十村老街區的慢步調 重開張更好走了

張雨生故事館、潘安邦紀念館變得更亮。(攝影/廖儷芬)
張雨生故事館、潘安邦紀念館變得更亮。(攝影/廖儷芬)

【記者廖儷芬/澎湖報導】

澎湖馬公篤行十村重新開張後,再走進這片老軍眷村,會明顯感覺它比以前更乾淨、更順、更適合停下來。旅人邊拍照邊走,入口的木造屋簷、翻新的巷道、告示牌的更新,都像是為這座老街區換上一口新鮮空氣。不是大張旗鼓的改造,而是一種「總算整理好了」的自然感。

張雨生故事館、潘安邦紀念館外變得更亮,周邊的綠意、休憩座位更好停留。遊客在門口拍照時,不再像以前那樣擠成一團。整個範圍不再是只拍照、快閃、打卡的地方,而是能坐下來的街區。

寫著「外婆的澎安邦」,提醒著所有來訪的人,這裡不只是一座紀念館,更是歌手故鄉的起點。寫著「外婆的澎安邦」,提醒著所有來訪的人,這裡不只是一座紀念館,更是歌手故鄉的起點。(攝影/廖儷芬)
走進這片老軍眷村,會明顯感覺它比以前更乾淨、更順、更適合停下來。走進這片老軍眷村,會明顯感覺它比以前更乾淨、更順、更適合停下來。(攝影/廖儷芬)
篤行十村的銅雕在海風中,展現祥和的表情。篤行十村的銅雕在海風中,展現祥和的表情。(攝影/廖儷芬)
在地工藝有了位置  年輕團隊做出的展示區

進駐店家胡先生,把他們店的「前半區」打造成展示在地工藝的空間。一排木架和陶器、布作品,在光線下都很安靜好看。

胡先生說得非常直接:「澎湖也有很多很用心的工藝家,他們只是缺乏展示作品的地方。外面店鋪真的不便宜啦,我們就想把空間讓出來。」

邀請不同的澎湖手作匠人輪流展出。旅人常因為這些作品停在門口,再慢慢走進店裡。拍照時那份「慢下來」的氛圍,就是他們想做的事,讓大家知道澎湖不只有海、有風,還有持續創作的人。

提供文創工作者展示平台。提供文創工作者展示平台。(攝影/廖儷芬)
邀請不同的澎湖手作匠人輪流展出,旅人常因為這些作品停在門口,再慢慢走進店裡。邀請不同的澎湖手作匠人輪流展出,旅人常因為這些作品停在門口,再慢慢走進店裡。(攝影/廖儷芬)
胡先生說得非常直接:「澎湖也有很多很用心的工藝家,他們只是缺乏展示作品的地方。胡先生說得非常直接:「澎湖也有很多很用心的工藝家,他們只是缺乏展示作品的地方。(攝影/廖儷芬)
內用區與茶香  篤行十村需要一個能坐久的地方

木桌上的茶冒著白煙,窗外剛好吹來澎湖冬季的風。胡先生看著那壺茶,語氣很平常:「如果讓大家在篤行十村待久一點,其實也不錯,不然都只是走馬看花。」

這裡賣的是茶,不是咖啡。
他笑著說:「澎湖咖啡店比較多,我們想試試看做茶。我們的漢方茶是三仙渣、烏梅加一些藥材,冬天喝剛好,夏天忙完的鄉親 可以消除疲勞。」

拍到那壺深色茶湯時,其實就能理解他的意思,
讓旅人休息,也讓澎湖人冬天有地方喝熱茶,這就是他們希望的節奏。

篤行十村村內擁有許多老建築,都非常有特色。篤行十村村內擁有許多老建築,都非常有特色。(攝影/廖儷芬)
篤行十村的溫馨角落。篤行十村的溫馨角落。(攝影/廖儷芬)
木桌上的茶冒著白煙,窗外剛好吹來澎湖冬季的風。木桌上的茶冒著白煙,窗外剛好吹來澎湖冬季的風。(攝影/廖儷芬)
淡旺季不做促銷?「今年是我們第一次冬天」

篤行十村重新開張後,吸引不少遊客,但冬天還是澎湖的淡季。
胡先生坦白地說:

「我們沒有分淡旺季,就是照年度計畫走。沒有特別做促銷,把品牌慢慢建立起來。」

語氣很平實,不急、不喊口號。
但看到店面整理得乾淨、展示區持續更新,就知道他不是消極,而是把心力放在「把基本功做好」。

會不會利用淡季研發新品?
胡先生回說:「會,我們開半年而已,這是第一次冬天。我們會看每天的數據、點餐率去調整,也會研發新口味,希望吸引不同遊客,也讓在地人覺得有新鮮感。」

他低頭整理茶罐的畫面時,剛好對上他那句話,
「冬天就是把基礎做好。」

桌上擺著手作陶器,增添了一份生活味道,是旅人放慢腳步、聽風的好地方。桌上擺著手作陶器,增添了一份生活味道,是旅人放慢腳步、聽風的好地方。(攝影/廖儷芬)
胡先生坦白地說: 「我們沒有分淡旺季,就是照年度計畫走。沒有特別做促銷,把品牌慢慢建立起來。」胡先生坦白地說: 「我們沒有分淡旺季,就是照年度計畫走。沒有特別做促銷,把品牌慢慢建立起來。」(攝影/廖儷芬)
以茶為主的店家,用一排木架和陶器、布作品,在光線下都很安靜好看。以茶為主的店家,用一排木架和陶器、布作品,在光線下都很安靜好看。(攝影/廖儷芬)
活動重新啟動:戶外音樂會、讀書會、新書分享

篤行十村重新整理後,公共空間變得更能辦活動。
入口的空地比以前乾淨,也多了可以停留的地方。

胡先生說:「我們今年辦了戶外音樂會、分享會。冬天會有新書發表。」

他們沒有把活動分淡旺季,而是照著年度規劃走。
他說:「你的年度計畫就對了。」
店家靠活動延長遊客停留,也讓篤行十村變得更「有生活感」。

篤行十村整理後,重新開幕了。篤行十村老屋彩繪。(攝影/廖儷芬)
冬季期間,篤行十村將會舉辦暖心的新書分享會。冬季期間,篤行十村將會舉辦暖心的新書分享會。(攝影/廖儷芬)
在多雲的天氣裡,篤行十村顯得更沉靜。
                            在多雲的天氣裡,篤行十村顯得更沉靜。(攝影/廖儷芬)  

張雨生、潘安邦館更新:更好走、更好閱讀

張雨生與潘安邦的館外觀更明亮、木窗重新整理,紀念牌更新,動線也比較順。館內新增互動式影音區,年輕遊客不用靠小字版看故事,而是用聽的、看的去理解兩位歌手的生涯。

新的展示方式更輕鬆,也更能吸引第一次來的年輕旅人。

遊客在館外聽歌、在巷口停下的那幾張照片,就能看出新規劃的效果。

張雨生紀念館,經常有來自海內外的歌迷,前來走訪和打卡。張雨生紀念館,經常有來自海內外的歌迷,前來走訪和打卡。(攝影/廖儷芬)
展間以低光模式呈現,牆上的圓形燈箱像一顆顆漂浮的月亮,投射地面的影像則像海岸線的紋理。展間以低光模式呈現,牆上的圓形燈箱像一顆顆漂浮的月亮,投射地面的影像則像海岸線的紋理。(攝影/廖儷芬)
「我的未來不是夢」主題展,島民青春的記憶。「我的未來不是夢」主題展,島民青春的記憶。(攝影/廖儷芬)
潘安邦紀念館館內展示他歷年出版的唱片。潘安邦紀念館館內展示他歷年出版的唱片。(攝影/廖儷芬)
篤行十村不是更熱鬧  而是更舒服

拍了一張巷口的照片,木窗、茶香、手作作品、遊客在階梯上休息。

這些畫面讓人明白:
篤行十村現在不是「打卡景點」,而是願意讓人坐下的一個地方。

胡先生最後那句話,像是這整個街區目前的狀態:

「當然希望很多人來,但慢慢來。我們把基礎做好,就不怕冬天。」

而那天拍到的光線,也剛好落在這句話上。

「當然希望很多人來,但慢慢來。我們把基礎做好,就不怕冬天。」 進駐的店家表示。「當然希望很多人來,但慢慢來。我們把基礎做好,就不怕冬天。」 進駐的店家表示。(攝影/廖儷芬)
澎湖馬公篤行十村重新開張了。篤行十村進駐的店家各有特色。(攝影/廖儷芬)
老建築不用花俏的色彩,就能有它獨特的美。老建築不用花俏的色彩,就能有它獨特的美。(攝影/廖儷芬)

延伸閱讀
漂泊的船,漁人航向大海的家
2025年06月10日 | 5個月前
澎湖豬復市 稍貴買氣旺
2025年11月09日 | 12天前
華信航推澎湖每日留緊急機位
2025年11月06日 | 1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