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募款1週破8.4億元

衛生福利部所轄公設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3日公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自9月25日啟動1週以來,湧入善款累計破8.4億元。基金會澄清網傳「花蓮縣慰助金部分來自賑災基金會」是錯誤訊息,善款不會交由地方政府自由運用,會依法全數用於災區災民,支援受災民眾的急難救助、醫療、安置與復原重建。
賑災基金會統計,截至10月2日已募得8億4,752萬2,641元,總筆數達24萬5,811筆,創下賑災基金會募款紀錄。因災後重建是漫長路程,尚有多元及大量需求,將持續募款至10月24日止。
賑災基金會特別澄清3個網路錯誤訊息,包括「花蓮縣府發給每戶5萬元,其中4萬來自賑災基金會」、「法定賑助本是公帑支出,現在用善款支出」、「募得善款應該除以受災戶數盡快發放」;賑災基金會強調專案募款依法全數用於災區,並循行政院規劃方案發放給受災民眾。
法定是指賑災基金會訂定的「重大天然災害災民賑助核給要點」等相關規定,非為政府頒訂法令,與公帑無涉;另賑災基金會是配合災民需求給予社會善款支持,並以社會責任公開透明的態度,去妥適的執行每個賑助的任務,「不會將善款交由地方政府自由應用」。
此外,賑災基金會重申,救災有先後之分,因此會盡速撥款協助罹難者家屬、清理補助等緊急項目。以過往經驗,持續而有力的支援是更理想的救災方式。
多所大學補助學生參與救災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花蓮光復鄉,為鼓勵學生加入志工行列,臺灣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校紛紛祭出補助措施,協助交通、保險與膳食支出。教育部3日表示,學生參與救災如屬課程學習範疇,可善用高教深耕等與教學有關的補助款。
臺大學生會推出「花蓮光復賑災補助計畫」,補助64名學生火車往返及保險費用,降低當「鏟子超人」的參與門檻。政大則鼓勵師生投入「鏟子超人」志工服務,開放向課外活動組申請交通與平安保險補助。師大近日也啟動「暖陽行動補助計畫」,透過校友捐款補助200名學生,包含車票、膳食與設備支出,盼將關懷轉化為重建的力量。
教育部指出,學生參與救災符合大學法精神,展現高等教育落實社會責任的積極作為;若參與救災屬課程學習範疇,校方可運用如「高教深耕計畫」等補助款支應,並提醒學校須加強學生防災觀念,兼顧學習與服務的同時,也要維護自身安全。
國健署提醒:防熱傷害3原則
國健署3日表示,「鏟子超人」在高溫環境下易出現熱傷害,應掌握三原則:「涼」選擇穿淺色、透氣衣物保持通風;「補」即隨時補充水分,避免含高糖、咖啡因或酒精成分的飲品;「心」則隨時注意自身狀況,如體溫過高、心跳加速應立刻休息並降溫。
衛福部長石崇良提醒,對於平時不常從事過度負重或長期勞動的民眾,「切勿逞強」,因為一下子進行長時間或激烈的體力勞動,有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