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為中共賣命的臺籍老兵——蔡炎山

國民政府軍和T-26坦克,1949年攝於中國上海。(公共領域)
國民政府軍和T-26坦克,1949年攝於中國上海。(公共領域)

文/仰岳 整理

蔡炎山先生是一位臺籍老兵,年少時被迫當兵,送往前線對抗共軍,因戰敗不幸被俘被迫當了共軍。退伍後好不容易謀得一個體育教員的工作。然而,在中共統治下,安定的生活成為不可求的奢望,他歷經了中共幾十年的政治運動,不斷被剝奪教育與工作機會,甚至是酷刑迫害。

中共對臺灣籍人士的「內控政策」,就是利用與絕不信任。他的親身經歷,正是給了對中共抱有幻想的年輕人,一記當頭棒喝……

早年經歷

蔡炎山於民國二十一年(西元1932年)一月,出生在臺南,五歲時父親過世,母親必須獨力撫養六個小孩,生活非常困難。他一個哥哥和兩個姊姊小時就被催去工廠工作,他八歲時就開始放牛賺錢。有一段時間學做毛筆,學了一年多後又開始賣枝仔冰維生。這時臺灣發生了二二八事件,沒人來買冰,他一時興起,跟著朋友一起去包圍兵營,因此被抓。當時兵營的長官跟他說:「如果去當兵就可以免罪!」就這樣,十五、六歲的他,只得當兵跟著部隊,到中國大陸打共軍。

蔡炎山跟著部隊在上海登陸,之後沿長江進入江西開始打游擊,當時年僅十六歲的他,每天要走五、六十華里,還要扛兩箱砲彈,非常的辛苦,1948年底,部隊在長江旁江陰駐守,當時共軍已占了絕大優勢,而國軍幾乎是敗局已定。

1949年三月後,共軍大舉渡江,蔡炎山所屬的部隊遭共產黨包圍被迫投降,他被送到蘇北集中營,關在離長江約五十華里的廟裡,當時有三、四天沒飯吃。為了活下去,蔡炎山冒險趁衛兵鬆懈戒備時跑到街上,買來幾根油條和酥餅與同僚分食,才勉強撐過去。

被共軍俘虜後的生活

蔡炎山回憶起當年的生活:

“在戰俘營的兩年多,中共一直審查我的經歷,我照實說是被國民黨騙來當兵的,才十六歲就入伍。中共看他年紀小就把他編入砲兵部隊當基層士兵,當時部隊中有三、四個臺灣人,只因為會說日語,共軍長官就懷疑我們是「勾結團」,也就是所謂的特殊異議分子,認為我們想逃跑、想反抗共軍。

就這樣,我們這群臺灣人就被「復員」了:

原來當時中共為了奪權大規模的增兵,在建政後軍隊龐大,不可能全養,所以就有所謂「復員」安排,把不重要的士官兵下放到農村、工廠或合作社工作領很低的工資,名義上是「光榮復員」,實際上往往是另類的遣散、勞改或監控。

我在這段期間,知道了共軍有所謂的「內控政策」:

臺灣人只能利用,不能重用!我的檔案裡甚至被中共編了一條:我想拿手榴彈與連長同歸於盡再逃跑!

當時能在共軍中當官的臺灣人,多是早期被俘的,因為共軍計畫攻臺,要利用他們當前導。自此我深刻明白:臺灣人在中共軍隊是被視為不可信的對象,只能被下放到農村、工廠,領取微薄工資,成為最底層的勞力。而檔案中被刻意捏造的罪名,足以見得中共對臺灣人的不信任已深入骨髓。

大躍進與文化大革命

蔡炎山分配到福建安溪長坑鎮合作社當基層工人,1955年時參加安溪縣農民青年運動會,獲得乒乓球與手榴彈投擲第一名,之後在泉州運動會也得名次。因為這優異成績,他被調到縣內擔任體育幹部開始練拳擊與賽狗。

他任職期間兢兢業業,多次比賽都得第一的成績,因而被調到福州成為省市代表隊運動員,一直到1958年。然而,這時正巧中共由於搞大躍進失敗,進入困難時期,當時糧食短缺全國餓死了無數人,體育工作也就此告吹了。

此時原本以為能靠體育專長安身立命的蔡炎山,又再度遭到打擊:他被剝奪教練職務下放農村種田勞改,生活極度艱苦。

中共每隔兩年就有一次政治運動,每次運動臺灣人都全被懷疑是特務,要去學習班接受洗腦教育。

蔡炎山:「共產黨那邊,差不多兩年就有一次政治運動,每次政治運動,臺灣人就遭殃。」蔡炎山:「共產黨那邊,差不多兩年就有一次政治運動,每次政治運動,臺灣人就遭殃。」(仰岳翻攝)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時,蔡炎山被指為(右傾)人物遭批鬥一連七個多月,幸而因為他不識字,沒有留下任何所謂的「罪證」,再加上過去傑出的體育表現,才僥倖逃過一劫。

當時臺灣籍人士被中共特別對待:

不能讀書、不能當兵、不能入團,所以也無法分配正式工作,蔡炎山只能自學認字,困苦謀生。

在不斷的努力下終於學有所成,也結婚生子,有了四男一女。蔡炎山教導兒女自立更生,學修車、開車,有一技之長。

他知道在中共的體制下全是階級擺第一,臺灣人沒有任何出頭機會,只求溫飽就好。

終於歸鄉

就這樣辛苦過了幾十年,到了90年代初,蔡炎山寫信給臺北紅十字會找家人,後來委託在臺中的老兵親戚,在臺南登報找臺灣的親人。這時外甥看到後,終於有了回音,並協助接他一家人回臺。他在歷經一生的磨難後,終於迎來轉折,苦盡甘來。

蔡炎山先生的一生,宛如整個世代臺籍老兵的縮影。

他十六歲便被迫從軍,在中共極權下度過數十年的幽暗歲月,直到重回臺灣後才有了自由。

他個人的經歷清楚的告訴人們:

中共如同黑道組織,它絕不會信任臺灣人,對臺灣永遠只是暫時的利用。偶爾會承諾些好處,但那只是如釣魚般投出的誘餌,當你一上鉤後面臨的就是無情的啃食。

對於受中共迷惑、想投其懷抱的年輕人,蔡炎山先生的生命故事就是最真實的借鏡,願我們都能記取這段曾經實際發生過的歷史,堅守臺灣這一塊寶島,守護這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參考資料:鄭麗玲《國共戰爭下的悲劇——北縣歷史與人物叢書》(2),(新北市文化局出版)◇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