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峰會應邀演說 總統:續做世界繁榮推手

聯合國大會總辯論於23日登場,台灣未能參與,但總統賴清德應邀在「2025 Concordia年度峰會」發表錄影演說。他表示,二戰帶給人類最寶貴的教訓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台灣身處印太第一島鏈前線,直接面對威權威脅,面對不確定的時代,台灣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舵手及世界繁榮的推手。
選在聯合國大會總辯論期間,紐約非營利組織Concordia在聯合國總部外舉辦年度峰會,邀請世界領袖及頂尖企業參與;今年受邀參加峰會講者包括多明尼加總統阿比納德(Luis Abinader)、賽普勒斯總統克里斯托多里底斯(Nikos Christodoulides)、愛沙尼亞總統卡里斯(Alar Karis)等人。
賴清德:團結必勝、侵略必敗
賴清德以英文預錄影片方式,發表演說。他表示,今年是格外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因為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的日子,二戰帶給人們最寶貴的教訓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今年的聯合國大會也以「攜手共進」為主題,提醒大家過去八十年以來,人類憑藉團結合作走出二戰陰霾,建立了以和平、發展與人權為核心的國際秩序。
他表示,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地緣政治持續升溫,威權勢力的集結與擴張,侵蝕著國際秩序;民主社會更受到假訊息與外部干預的侵擾,讓全球和平面臨嚴峻挑戰。
賴清德強調,這些挑戰複雜且多元,沒有任何國家能獨自應對,更加突顯了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化解危機,也唯有深化民主夥伴關係,才能維護長久和平,共築繁榮穩定的世界。
他表示,台灣身處印太第一島鏈前線,直接面對威權威脅;面對不確定的時代,台灣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舵手及世界繁榮的推手,以積極策略和堅定信念,與世界攜手共進。
向國際說明3策略
賴清德也說明台灣政府的三點策略方向:第一,台灣推行「價值外交」,以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價值為基石,與志同道合的國家緊密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第二,台灣建構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韌性;第三,台灣強化國防力量,並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台灣明年度的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GDP3%,未來也將以2030年前達到GDP5%為目標。
賴清德強調,同時台灣也強化網路安全、打擊假訊息,提升公民媒體素養,讓多元意見能透過民主機制凝聚共識。政府的立場很明確,就是讓台灣更強韌、更安全,世界民主的防線就能更穩固;堅信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創造未來。台灣會秉持這份信念,與全球民主夥伴攜手共創更安全、穩定、繁榮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