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穩定幣 類電子支付代幣化

美國政府推動「天才法案」,讓穩定幣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對於台灣發展穩定幣的前景,中央銀行指出,未來新台幣穩定幣的性質類似台灣的電子支付代幣化,不會干擾台灣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
央行說,2014年起市場逐步發展價值與法幣掛鉤的穩定幣。穩定幣是一種虛擬資產,兼具支付功能及區塊鏈技術的優勢,目前成為虛擬世界的主要交易媒介,透過穩定幣進行的虛擬資產交易占比逾八成。
央行說,主要國家對穩定幣的監管做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直接訂定穩定幣專法,如美國、香港,另一種是訂定虛擬資產專法,其中包括穩定幣相關規範,如歐盟、台灣。台灣對穩定幣的規範內容與美國、歐盟等先進國家相似,包括發行許可、發行人資格、資產隔離、準備資產管理(例如準備資產組成項目及需經公正第三方審計等)、禁止付息及資訊揭露等規定。
至於是否出現新台幣穩定幣?央行表示,金管會將洽商央行意見,央行也將與金管會共同訂定相關子法規定。新台幣穩定幣的性質類似台灣的電子支付代幣化,與現行電子支付的儲值款項類似,均作為支付用途。
穩定幣利用區塊鏈等技術發行,性質類似台灣的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支付的代幣化。央行指出,穩定幣可在虛擬市場作為交易媒介,但悠遊卡、一卡通等電子支付尚無此項功能。台灣支付體系相當完整,已有信用卡、金融卡、銀行存款及電子支付等工具,提供即時支付、收費低等便捷的支付服務。目前虛擬市場以新台幣計價的虛擬資產不多,需求也不大,若以新台幣穩定幣作為支付工具,對國內現行支付體系的影響有限。
央行認為,發行新台幣穩定幣只會造成市場資金重新分配,對台灣廣義貨幣總計數(M2)與銀行信用創造的影響不大,不會干擾台灣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