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併吞創有利條件 中共散播台灣失敗論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23日發布研究報告顯示,中共長期參與在台宣傳「台灣失敗論」,又宣傳「說好中國故事」,目的在削弱台灣民眾信心,進而為中共併吞台灣創造有利條件。
「台灣失敗論」定義為一系列意在說服讀者相信台灣弱小、無法自主的論述,試圖讓民眾對台灣前景失去信心,進而認為必須依賴他國的不合理或帶有操弄特性的論述集合。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澔表示,這些資訊操弄攻擊台灣的四大面向:外交面向宣傳疑美、仇日;國防面向宣傳國軍弱小;民主面向傳播民主退步、戒嚴獨裁;內政面向則宣傳缺電、缺蛋、缺藥等「五缺」或「七缺」的說法,最終目標是營造台灣無法自主的印象。
他指出,調查顯示,討厭執政黨、政治效能低落的群體,最容易接受這類訊息,而這種現象反映出台灣社會集體缺乏自信與認同矛盾。這套世界觀呼應中共宣傳,將「接受中國」塑造成台灣問題解方,相關論述也常結合特定時機,例如漢光演習或重大選舉時,製造偏頗負面印象。
游知澔提到,「台灣失敗論」的傳播者包括台灣主流媒體、政治人物、名嘴與網紅,以及疑似有組織操控的網路帳號。中共宣傳常引用台灣在野政治人物的言論,並內化特定用語,藉此拉近與台灣選民的距離,同時妨礙台灣內部的跨黨派對話。
「說壞台灣故事」呼應「說好中國故事」
游知澔提到,資訊操弄常利用認知偏誤、敘事框架、情感驅動、社會認同等心理捷徑來加強說服力,台灣失敗論也反映出部分台灣民眾集體心理狀態,包括歷史殖民脈絡與國際孤立造成的不安全感。他表示,台灣失敗論各面向,都與中共宣傳的「中國決定論」呼應,一方面「說壞台灣故事」,說服讀者台灣終將失敗;另一方面「說好中國故事」,宣稱中共注定強大,打造更符合中共利益的世界觀,為中共併吞台灣創造有利條件。
國防院副研究員李冠成表示,中共宣稱「和平統一」,但軍演頻率卻不斷升高。他指出,中共持續透過假訊息打擊民眾對國軍與美國的信任。不過,他也強調,台灣民眾應強化媒體識讀與資訊透明,才能減少境外勢力系統性散布的爭議訊息。
根據IORG民調顯示,泛綠支持者普遍信任美國、對中共不信任,因而支持強化國防;反之,泛藍與部分中間選民傾向信任中共,甚至主張交流才是和平路徑。
中研院政治所助理研究員顏維婷指出,「獨立選民」因不常關注政治,最容易成為假訊息的目標。她認為,在社會恐慌時刻,資訊操弄最容易成功,政治人物若選擇「呼應」這些假訊息,將會使外來論述在台灣內部迅速壯大,甚至被塑造成「好像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