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普發現金不設「不領取」選項

行政院日前研擬普發現金1萬元新增「不領取」選項,引發關注。行政院23日表示,經部會研議,若增設「不領取」頁面,必須建置另一套身分驗證系統,以防個資遭冒用,但將延宕整體普發現金時程,因此決定維持原有的領取管道。
玄奘大學宗教系主任釋昭慧與部分社團建議中央增設「國家續命專款」管道,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指示財政部建置普發現金登記網站時,研議增設不領取的可行性。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在23日表示,對於民間團體的提議,政院需考量成本與安全問題,經相關部會研議後,認為增設「不領取」頁面,必須建置另一套身分驗證系統,否則將增加個資被冒用的認證風險,若要額外建置系統,恐延宕整體時程,因此行政院已決定維持原有的領取管道,不增設額外頁面,讓接下來發放現金的過程更單純順暢。
根據財政部規劃,普發現金領取管道包含直接入帳、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造冊發放等5類。
普發現金「詐騙連結」流竄
慎防假冒政府網頁、電子郵件
普發現金1萬元有望在10月領取,已有詐騙集團藉機行騙。刑事局指出,目前已知首波詐騙手法是以大量發送假冒政府機關電子郵件、釣魚簡訊的方式,內容多為「普發現金已開放登記」、「點此查詢領取資格」或「請盡速完成資料驗證」等話術,誘騙民眾點擊惡意連結,企圖竊取銀行帳號、信用卡資訊、身分證字號等重要個資。已有民眾在以假亂真的網頁輸入信用卡資訊後遭盜刷,財損合計5萬餘元。
刑事局分析,假網頁或假電子郵件的網址通常是亂碼,或是以「.com」、「.net」等結尾的商用網址,而非政府官方以「gov.tw」結尾的網址。民眾若收到簡訊、電子郵件或親友轉發的社群訊息,務必牢記「防詐三要點」,不點擊來源不明的簡訊、電子郵件連結;不提供任何個人或金融資料、刷卡OTP驗證碼;多加查證。
刑事局提醒,政府普發現金的相關細節,將會透過行政院官方管道正式公告,絕不會以個資遭冒用領取普發現金而要求以電話做筆錄、交出銀行帳戶給檢警單位監管等;政府發放現金也絕不會以簡訊、電子郵件或其他通訊方式要求民眾預先點擊連結、填寫個人資料或轉帳匯款,請民眾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