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聯盟失參院控制權 石破茂重申續任首相

日本參議院(STR/JIJI Press/AFP via Getty Images)
日本參議院(STR/JIJI Press/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日本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敗選喪失參、眾兩院控制權,日本首相石破茂21日坦言「受到了極其嚴厲的審判」,重申他有意繼續擔任首相,並提到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最快將在8月1日向日本祭出25%的對等關稅,希望能盡快與美國總統川普直接對話。

日本7月20日舉行參議院選舉,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在選後失去參議院過半優勢,總席次從選前的141席降至122席,使其罕見的喪失兩院控制。日本參議院共248席,參議員任期6年,每3年改選一半議席,也就是124席。這次改選包含選舉區74席與50席比例代表,再加上1席東京選區補選,總共選出125席。

2025年日本參議院7月20日選舉,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在選後失去參議院過半優勢,總席次從選前的141席降至122席,使其罕見的喪失兩院控制。2025年日本參議院7月20日選舉,執政的自民黨與公明黨在選後失去參議院過半優勢,總席次從選前的141席降至122席,使其罕見的喪失兩院控制。(大紀元製圖)

右翼參政黨為最大黑馬

各黨派選後在參議院席次如下:執政聯盟自民黨當選39席、公民黨8席,與未改選的75席,合計122席;而全部在野黨則拿下126席,包括:立憲民主黨維持38席,日本維新會增至19席(原為18席),國民民主黨從9席大幅成長至22席。其中原本邊緣右翼政黨「參政黨」,以反移民與減稅主張崛起,從1席大幅增加為14席,成為本屆最大黑馬。

面對自民黨與公明黨這次大選失利,石破茂召開記者會承認「我們受到了極其嚴厲的審判」,對選舉結果表示「痛心至極」,也希望盡快與川普直接對話,在美日貿易談判上「取得切實成果」。不過他也強調,自民黨「仍然獲得了相對第一大黨地位」,並重申有意繼續擔任首相,未來將與其他黨派合作,「呼籲跨黨派展開磋商並達成共識」。他強調,自民黨在參眾兩院都面臨朝小野大的局面下,「目前還沒有擴大政黨聯盟框架的計畫」,也沒有擴大聯合政府的打算。

日本首相石破茂。日本首相石破茂。(Philip Fong - Pool/ Getty Images)

對這次日本參議院大選,國策研究院與當代日本研究學會21日舉辦「2025年日本參議院選後的政治轉折與台日關係展望」座談會。國策院長田弘茂表示,日本內閣採兩院制,主要權力在眾議院,為決定內閣更動及成員組成的重要機關,參議院角色雖重要性不如眾院,但仍扮演關鍵角色,這次選舉牽動美日韓關係及台日關係,且日本將面臨尚未定案的美日關稅談判,勢必影響區域內安全定位。

將創兩次國政選舉失敗仍在位首例

國策研究院副院長郭育仁分析,這次「自公聯合政府」雖然敗了,但沒有原來想像的那麼慘,距離目標的50席也只差3席,而且石破茂自去年10月上任至今其實沒有犯太大的執政錯誤,只能說大趨勢對自民黨不利。他表示,日本政治從戰後至今,只圍繞在自民黨實力消長,而非在野黨消長,自民黨衰弱時,日本在野黨會更弱,目前自民黨因為錢權醜聞、米價、消費稅、關稅等議題逆風而行。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前理事長郭育仁。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前理事長郭育仁。(記者宋碧龍/攝影)

郭育仁也強調,若石破茂選後沒有下台,將會是日本戰後選舉唯一一位在兩次國會選舉失敗後,卻沒有下台的首相,如果把6月東京都知事的選舉也算入,石破茂已經三連敗;按照慣例,內閣在選後通常會進行大幅度內閣改組,以拉抬支持度。

不過郭育仁表示,自民黨大老麻生太郎已經表態,無法接受石破繼續留任,另一位大老岸田文雄的立場就很關鍵,但因為自公聯合政府在眾議院不是多數,所以縱使換下石破茂,新總裁也未必會獲得眾議院的多數支持。

接棒的首相也只是「炮灰」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副會長何思慎表示,石破茂沒有要下台,因為他也知道,現在下台無法改變任何事情,即便現在下台,接棒的首相也只是「炮灰」,因此石破茂會暫時繼續擔任首相,只能且戰且走。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副會長何思慎。當代日本研究學會副會長何思慎。(記者宋碧龍/攝影)

日本研究學會副會長蔡東杰也認為,石破茂內閣目前是內外交迫、國難當頭,現在誰來背這個鍋?尤其8月1日美國關稅談判公布前,這個位置會越來越難坐,明年美國就要進入期中選舉,因此美國所有極限施壓都會集中在今年年底之前,日本經濟衝擊還沒有結束,如果日本撐不下去,經濟惡化、內閣聲望跌到不行,明年有可能提前大選。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東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東杰。(記者宋碧龍/攝影)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常務監事楊鈞池進一步說明,這次選舉結果代表日本選民對石破政權並不滿意,自民黨流失部分保守選票,同時物價、稻米價格、少子化等政策衝擊選情。但相對而言,自民黨依舊是參眾兩院第一大黨,只是未來議事運作、政策討論、政局操作都會有一定難度;從自民黨角度觀察,若沒有在下一次眾院選舉前改革,可能將遭遇到更大挫敗。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常務監事楊鈞池。當代日本研究學會常務監事楊鈞池。(記者宋碧龍/攝影)

楊鈞池分析,這次參院選舉較精采的是美國總統川普在選戰後期放話,例如公開說日本不願購買美國稻米、比照北約國家提高軍費等,都是影響石破茂未來施政走向的關鍵,同樣影響到美日、日台關係,因此石破茂該如何運作美日安保、關稅,均值得關注。他也從安全戰略角度提醒,未來仍需觀察日本自衛隊在台海周邊演訓與行動是否升高,建議我方應持續強化與日方「2+2」(外長防長)對話機制及制度化交流,以維持區域穩定。

選民對中國移民政策不滿

成功大學政治系專任教授王宏仁說,石破茂在整場選戰期間可謂傾盡全力,四處奔走替候選人站台助選,他還在對美談判過程中高調宣示「絕不讓步」,特別是稻米與汽車議題上,但美國對日本商品加徵25%關稅,較4月2日原訂的24%還要更高,反而讓他無力回天。

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政治系專任教授王宏仁。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政治系專任教授王宏仁。(記者宋碧龍/攝影)

談到石破政府的敗選,王宏仁表示,這與日本經濟困境密不可分,日本長期面對物價高漲與實質薪資停滯的雙重壓力,民眾對政府因應無力感到極度不滿。其中移民政策爭議尤其激烈,特別是針對中國移民在日本的居留、法治與社會融合問題,成為媒體與選民焦點,也加劇了日中關係的敏感性。

王宏仁認為,值得注意的是右翼新興政黨「參政黨」的崛起,該黨主張對中共採取更強硬態度,在移民、國安等議題上贏得保守選民支持。這等於是在向對台灣議題保持低調的自民黨施加壓力,使其在未來對中共政策上難以再模糊處理,恐進一步影響東亞地緣政治格局。楊鈞池也提到這次選舉的亮點是「參政黨的興起」,其網路策略吸引許多年輕族群,雖然不確定是否有出來投票,但此次整體投票率確實有增加。◇

延伸閱讀
山林中小精靈 黑枕藍鶲
2025年05月28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