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預測台美談判 就汽車、農產角力中

臺灣與美國旗幟。(記者宋碧龍/攝影)
臺灣與美國旗幟。(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張原彰/綜合報導】

美國近期陸續發函各國通知新關稅稅率,台灣尚未收到,各界關切台美經貿談判進度。綜合各家外媒報導,關稅威脅及「疑美論」正籠罩台灣,學者則說,雙方就汽車與農產品仍在角力當中。另外,據法新社報導,副總統蕭美琴強調,「我們希望在8月1日之前達成協議。」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外媒報導,分析人士說,自4月以來,台灣和美國官員已舉行3次會晤,包括本月舉行的會談,這表明雙方都在努力找到解決方案。

報導引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陳奕帆的說法,「目前台美仍處於最後一輪談判,因為他們正試圖最終達成協議。」他預測,雙方在汽車貿易和美國農產品出口的關稅問題上,仍未達成一致,但樂觀看待雙方會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則說,美台談判較為複雜,一來是半導體為台灣提供談判的強大籌碼,但白宮仍然堅持台灣要擴大美豬、美牛進口,雙方就這些面向仍在角力。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錢思敏則說,若談不攏,美國總統川普會祭出高關稅,因此對尚未收到關稅通知的台灣而言,談判顯然有所進展,還「很有得談」。

據法新社引述蕭美琴的說法提到,美國確實是台灣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而美國也需要台灣支持有彈性的供應鏈、支持製造業和一些高階技術,「近年來,台美在技術發展、經濟、成長和繁榮方面確實相互依靠」。報導指出,台灣是全球晶片製造強國,台灣對美國出口約60%是資訊和通訊技術,包括晶片。

日、、歐盟最終稅率

美前官員估:10%至20%

另外,綜合媒體報導,雖然目前美國對日韓皆祭出25%關稅,但前美國貿易代表署助理日韓APEC代表比曼(Michael Beeman)近日分析,日本、歐盟與韓國處境相同,他預測這些國家的平均關稅很可能設定在10%至20%之間。

比曼說,川普最終目標是重新設定美國與全世界進行貿易的條件,「某些國家」有可能在特定產品上獲得關稅減免,以韓國而言,在汽車、鋼鐵等品項關稅方面就可能得到相關減免,但仍要付出代價。至於如何爭取?他建議,韓國就汽車產業部分,可以實施對美出口的自動出口設限措施(VER),以在美生產汽車、出口韓國,換取美國減免關稅的方式。

據《金融時報》報導,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打算提高對歐盟商品的關稅門檻,從原本的10%提高至15%至20%;他在談判中立場依然強硬,要求任何協議都須對所有歐盟商品設立15%至20%的最低關稅。

知情人士指出,經過數週談判,雙方原本討論的框架協議是對大多數商品維持10%的基本關稅,但川普立場轉趨強硬,意在試探歐盟的承受底線,他對歐盟新提出的汽車關稅減讓方案不為所動,並樂於按原計畫對汽車徵收25%關稅。◇

延伸閱讀
山林中小精靈 黑枕藍鶲
2025年05月28日 | 1個月前
小小扁豆 大大營養!
2025年07月10日 | 11天前
【作文學堂】一件善事
2025年05月29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