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藝博會落幕 建築業與青年藏家成亮點

逢甲大學副校長、建築專業學院院長黎淑婷(右2)講座 - 建築環境與藝術的共生關係。(主辦單位提供)
逢甲大學副校長、建築專業學院院長黎淑婷(右2)講座 - 建築環境與藝術的共生關係。(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戴德蔓/報導】

為期三天的台中藝術博覽會 ART TAICHUNG 2025 於7月6日圓滿落幕,共匯集62家畫廊、11家海外參展單位,海外展商數量創歷屆新高。主辦單位指出,本屆藝博會吸引眾多產業界人士與青年藏家參與,展現出台中藝文市場的新趨勢與多元面貌。

今年藝博會呈現兩項明顯市場轉變。首先,建築與室內設計產業買家比例顯著提升,許多開發商、建築師與設計師進場尋找可與空間對話的藝術作品,特別聚焦雕塑、裝置等具公共性尺度的創作。主辦單位指出,這類客群進場時目的性強,交易也相對迅速,顯示藝術品不僅是收藏品,也逐漸成為空間整合與形象塑造的重要元素。

其次,30至40歲青年專業藏家明顯增加,形成一股新型態藝術消費趨勢。這些藏家大多是忙碌的都會白領,上班日繁忙,週末則走進展場尋找與自身品味契合的作品,展現出果斷、個人化的收藏風格。常在短時間內完成多筆交易,呈現新型態藝術消費趨勢。未來,畫廊與藝博會也將思考如何為這類客群設計友善且靈活的支付機制,如整合銀行刷卡服務、累積里程與付款配置等,提升購藏便利性。

除交易熱絡外,本屆展會在文化交流層面亦展現多元連結。觀眾結構呈現區域網絡特色,包含北台灣與中部地區藏家跨區參與。主辦單位表示,台中「重人情」,畫廊邀請與藏家之間的互動,促成展會成為藝術品交易與文化社交的重要平台。

本屆展會也舉辦多場講座,其中逢甲大學副校長黎淑婷以〈建築環境與藝術的共生關係──探索空間、美學與城市靈魂的交織〉為題,吸引建築與設計產業專業觀眾參與。臺中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欣亦以「新世代的美術館」為題,介紹即將於年底開館的綠美圖建築與策展理念。她表示,「美術館是城市的視窗,用美術館創造城市的新視野」,未來綠美圖將以開放空間、生活感建築與國際策展為特色,打造市民共學、共感、共構的美術館。

此外,開幕夜派對「光影流徑」由藝博會與勤美術館共同舉辦,吸引藝文人士及旅台國際藏家參與,場面熱絡。主辦單位指出,海外畫廊帶來的多元風格藝術品受到高度評價,反映台中藝博對國際市場具吸引力,並具備包容多元品味的潛力。

主辦單位表示,ART TAICHUNG 2025 以「藝術融入城市脈絡」為主軸,回應當代藝術市場與生活美學的趨勢。未來將持續推動藝術與產業、空間與日常生活的跨域連結,讓藝術成為城市文化運作的一部分,拓展更多公共參與與文化對話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國際油價齊跌!OPEC+擬連4個月增產
2025年07月06日 | 2天前
中國到美西運價出現雪崩
2025年07月06日 | 2天前
台廠布局太空產品 進軍美國
2025年07月05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