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啟用M503銜接航線 專家分析中共3意圖

M503航線及銜接航路示意圖。(民航局提供/中央社)
M503航線及銜接航路示意圖。(民航局提供/中央社)

【記者吳旻洲、常懷仁、林丞奕/台北報導】

中共民航局6日片面宣布啟用M503航線的W121銜接航路,引發台灣反彈。專家分析,中共此舉有3個層面的意涵,雖然確實大幅縮短國軍反應時間、創造了突襲台灣的一種可能,但實際執行層面難度太高,所以更多是加大對台施壓力道,藉此來回應中共被國際圍堵的壓力。

中共繼2024年1月片面取消M503航路飛行偏置,使航路靠近海峽中線,並啟用W122、W123銜接航路由西向東飛行;中共民航局今年7月6日又宣布,將啟用M503航路W121銜接線,理由是為進一步優化空域環境、提升運行效率,引發台灣方面反彈。

陸委會回應說,有關M503航路及其銜接的W121、W122及W123等3條航路的運行,兩岸雙方曾於2015年協商達成共識,M503航路僅可向南飛行且須西移6浬,3條銜接航路的啟用需經雙方溝通。陸方迄今已3度片面違反共識,以單方作為改變現狀,並增加兩岸及區域不安。

對此,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表示,中共宣布啟用M503航線的W121支線,沒有跟台灣政府有任何的事先協商,目的就是向國際傳達,台海空域都是中國空域的一部分,明顯就是要加大對台灣施壓的力道。

對於M503航線與其支線對台灣的危害,余宗基認為有3個層面,首先是在軍事上大幅壓縮國軍空防的反應時間。他表示,過去台海中線是兩岸軍事預警的重要評判依據,但近年中共不斷透過軍機擾台把中線模糊化,而M503航線更是直接壓在中線上,等於國軍的預警時間大幅減半。

恐假借緊急事故 降落台機場

其次是在戰術上,中共等於多創造了一種突襲台灣的可能,余宗基舉例,M503是由南向北飛行的航路,後續又延伸了3條支線,依據國際慣例,一旦發生空中緊急事故,民航機會向右偏移航道,若中共決定入侵台灣,可能會以發生緊急事故為由,要求降落在台灣的機場,若機上承載的是軍方人員,就有可能突然占領重要機場。

另外,中共軍機還可能會用民航機作掩護,來躲避雷達掃描。余宗基表示,中共近年就曾嘗試讓運輸機躲在民航機的下方,規避雷達偵測,這確實也是一種奇襲的作法。

第三是中共想透過持續壓縮台灣海峽的海空域,來回應國際壓力。余宗基表示,美國海軍「華盛頓號」航空母艦打擊群近期前往菲律賓海域,外界推測可能是要執行2025年「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聯合軍事演習,或者「兵力重返太平洋」演習(REFORPAC),預計將有美國、澳洲及其他17國軍事人員參與。

他表示,美澳兩年一度的「護身軍刀」軍演,主軸就是在牽制中共,而中共也藉啟用W121支線,加大對台海的施壓力道,來回應美菲等國的壓力。

不過余宗基也強調,中共若真想在戰時利用M503相關航線對台發動閃電突襲,但部隊上岸之後,後續要如何補給才是最大問題,若沒有彈藥的補充,基本上就是面臨全殲的運命。

余宗基表示,中共若真對台發動戰爭,攻擊順序很可能是先進行大規模網路癱瘓,然後再進行飛彈攻擊,破壞重要雷達與飛彈部隊後,才可能會派員登陸,若沒有前面的前置作業就冒然突襲台灣,將很難達到效果。

立委:政治上測試美方反映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從2018年、2024年、2025年,中共已經三度片面改變現狀,違反國際規則,嚴重影響台灣的飛航安全;這就是不折不扣的法律戰,要壓縮海峽中線在法律上的基礎,讓灰色地帶成為紅色地帶,並搭配認知戰。

對於中共為何在這個時機點宣布啟用航線?立委王定宇指出,若以民航運量來說,中國從COVID-19後,其民航運量並沒有恢復,也沒有窘迫到需要啟用這條敏感特殊的航線,因此中共此舉是政治和戰略上的決定。

王定宇說,在戰略上,該航線的啟用有利於中共在台灣北邊投射軍事力量,具有對台發動侵略作戰的方便性。在政治上,剛好是在台灣漢光演習的前夕,也是在美國川普政府就任一年內,可以測試美軍以及川普政府對區域局勢變化的反應。

外交部:突顯蠻橫威權本質

外交部也對中共片面擅自宣布修改航路的運作方式,表達最嚴厲的譴責。外交部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共均未主動與我國民航局協調,對我方相關要求也都置之不理,充分突顯其蠻橫無理的威權本質,以及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惡劣意圖。◇

延伸閱讀
國際油價齊跌!OPEC+擬連4個月增產
2025年07月06日 | 2天前
中國到美西運價出現雪崩
2025年07月06日 | 2天前
台廠布局太空產品 進軍美國
2025年07月05日 | 3天前
取消